中国江苏网12月17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刘磊)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丰县大沙河镇政协聚焦群众的美好心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入全镇发展大局,建立健全镇村两级协商议事室机制,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积极献言建策,精选协商议题,充分发挥“有事好商量,有事大家办”的作用,精准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有效助力了乡村产业发展。
实地走访察民情,果旅融合促发展。大沙河镇政协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宗旨,将“铁脚板”融进网格,政协委员们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发放问卷调查。通过走访调研共收集整理了50多条意见建议,经过召开协商议事会、座谈讨论等形式,集思广益,分析总结了10余项助推乡村振兴的“金玉良言”。
跟踪回访应民意,业态调整助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是好了,还吸引了这么多游客,但是怎么能让当地老百姓享受到旅游经济的成果呢?”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大沙河镇政协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商议调整单一产业状态的办法,积极向党委政府献言献策,倡导村民发展“旅游+现代设施农业+精品自摘”的新业态。为了减轻村民对新事物风险大的顾虑,政协委员们率先在自家果园里试行试种,并且利用互联网络通过直播分享种植经验和心得,待果品成熟时将直播流量变现增加了不少收入,用实际效果打消村民风险疑虑。如今,大沙河镇的果品不再走过去批发式的老路,通过自摘或者是网上订购就可以将好果子卖上好价钱,助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大沙河镇政协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组织形式,提高履职能力,充分调动政协委员们的积极性,广泛参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等民生实事中去,实现基层政协工作的无缝覆盖和上下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