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11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张倩)为进一步完善基层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区域治理整体水平,徐州铜山黄集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以做优做深做精“警网融合”为目标,结合本镇实际,设立警网融合工作站,积极推行“1+1+N+X”社会治理工作模式:即每个网格警格工作站配备1名网格员、1名警格员、N名党员干部、平安志愿者、专兼职调解员等类型志愿人员、X名网格核心户,开展实有人口房屋管理、矛盾纠纷化解、治安防范隐患消除、群众联系便民服务等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黄集镇建立58个综合网格,23个专属网格,本着“矛盾不上交、矛盾不出社区”的原则,借助网格化管理,通过下沉到网格的人员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逐级上报到镇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并根据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居民,逐步实现服务的精细化。
家住黄集镇景润园小区的张女士曾因自己的自行车被盗,在网格群里发布求助信息,区域负责网格员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并与派出所联系,通过监控与大数据联合的方式很快锁定嫌疑人,很快就把被盗的自行车送到了张女士手里,展现了警网融合为民办实事的实力与速度。
当前,黄集镇“1+1+N+X”网格标准化体系正逐步完善,通过积极探索构建群众家门口的特色“基层治理服务圈”,努力实现全警入村庄、入网格,“情况掌握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工作推进在网格、感情融洽在网格、形象展示在网格”的目标,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