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9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赵蒙)用“暖医”这个词来形容徐州仁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沈义平再合适不过了,门诊、病房、内镜室,沈义平走到哪都自带“暖阳”,用他的专业和温暖抚慰着患者身体和心灵的伤痛,他被他的每一个患者亲切地称呼为“仁慈的好医生”“我们的沈主任”。这位拥有15年党龄的“暖医”,利用工作间隙,建立了五个患者微信群,尽管群名很朴实,但是却道出了一个消化科医生最真实的心愿,“希望我的患者吃嘛嘛香,不再受消化系统疾病的困扰。”

五个微信群的暖心“小事”
走进消化内科病房,刚做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吴先生(化名)今天准备出院了。沈义平查房时掏出自己的手机打开群二维码,“微信有的吧?来,扫码进群。”“群?啥群?”“吃嘛嘛香群,让您术后吃嘛嘛香!群里都是做完手术或者需要做手术的患者朋友,昵称给您改成手术名+您的名字+手术时间,这相当于患者的小档案了,我一看就知道您的情况了。回家后有啥问题或者不舒服了,随时可以在群里问,我或者我们团队医生都会尽快回复。”沈主任给吴先生解释进群的用意。

为了更好地“服务”,从5年前开始,沈义平就建立了微信群,名字为“吃嘛嘛香”,随着患者越来越多,已经从“吃嘛嘛香1群”发展到“吃嘛嘛香5群”,群里因医患关系而成为朋友的人更是多达500余名。
“这是我今天的化验单,沈主任帮我看看化验结果正常不?”“我今天吃了药有点恶心,要来医院看看吗?”回复患者的信息已成为沈义平每天的“必修课”。只要一有空,他就会打开微信群,耐心地一一解答。
谈到建群的初衷,他笑着说道:“我是患者的主刀医生,患者这么信任我,把自己的生命交给我,我就得对他们负责任,让他们随时能找到我,这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我希望用我所学、为人服务,把我所有的手术患者跟踪到术后3个月、半年、一年,三年,甚至十年……直到他们自己退群,不找我了,说明他们的身体真的健康了,我便完成了我的使命。”
延伸服务延伸的是对病患的关爱,在沈义平心里,医生要为患者提供最大的方便,不仅解决疾病给身体带来的痛苦,也要给予患者心灵上的慰藉,医患同心共同对抗疾病。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每次给病患做检查时,沈义平都要保持手部和听诊器的温暖,动作轻柔,腹部查体后会主动把患者衣服放下来,就是这么细微的动作,让病患们心里暖暖的。
他查房时从不走过场,每一个床位都要走到,每一个病人都要问到,有时候遇到心情抑郁的患者,更像拉家常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
“哎呦,小沈你来啦,你一来我的病都好一半喽!”“沈医生,我今天早上吃这个,你看看管不?”“沈医生,你考虑的太细啦,我都没想到。”沈义平自带阳光般的“光源体质”,走到哪里都留下一团热闹和笑声,几乎每一位经他医治的患者,都成了他的“超级粉丝”。
今年刚满50岁的霍女生(化名)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胸腔有大量积液。霍女士身上带着管子,满脸愁云,实在难以接受自己这个年龄会得肝硬化。除了常规的查房外,沈义平总是抽空到霍女士的病床前开导、及时排解她内心的不安。“今天看着好多了,喘气时也不咳嗽了,这个是慢性病,要慢慢的来。心放宽、心态放好,病自然而然的就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从医时间长了,把患者病情当成常态的时候,往往就会缺了一点温度。但如果医生把患者当成自己的家人,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困难,自然而然的就能带给他们温度。”沈义平说。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沈义平主任看来,“病人”和“病情”是两回事,大部分时候医生不是在看病,而是在看人,是什么人得了这个病。不应该只是询问病情,而要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医生该做什么,病人信任医生,才会更愿意配合治疗,患者内心的需求远远不止把病治好了这么简单。
“镜”艺求精,让患者“消”遥自在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八个字是沈义平做内镜、做诊断时的态度。尽管十几年的历练对内镜技术的掌握已经很熟练了,但每场手术沈义平还是加倍小心。与手术治疗一样,内镜也是有风险的。正常充盈状态下,小肠壁的厚度约为2、3张纸牌的厚度,内镜下治疗时常把肠壁分成5层,操作不当可能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所以,内镜下超级微创治疗就要求手术医生的动作非常精细,手的把控力要很强,对病灶的判断要很准确。摸着手上因长时间操作内镜磨出的茧子,沈义平感到特别自豪,仿佛摸着功勋章一般。
仁慈医院院长宗亚力在今年医师节给全体医师的一封信中讲到:医师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这呼唤着医学人文的回归——医师所掌握的诊疗技术终会被高新技术、人工智能所覆盖,而医学人文的关怀、温度却永远无法被取代。作为一名医师,我们应当从“以病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同理共情,倾听、了解、满足病人的需求,做一名有温度、有爱心的医师,使医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更多的活力和光芒!
认真为每一位患者诊治,对每一位患者负责,凭着暖心的服务和精湛的医术,沈义平收到过无数的锦旗与感谢。他认为重要的从来都不是这些形式,而是患者发自内心对他的信任、希望和肯定,这就是医者最大的价值体现。
作为医者,要永远保有“仁慈”之爱,在行医路上坚守初心。正是被这样趋同的价值观感召,沈义平开始了他“仁慈消化”的事业。从医20多年的沈义平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以饱满的热情接诊每一位患者,为消化内科的患者撑起生命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