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1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杨灿)“村庄环境整治、垃圾清理是否达到群众满意?”“党员群众对村支部有哪些建议?”……为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实际问题,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河套村党支部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运用“1+1 10×10组织力倍增工作法”,在全区创新推出“问题墙+回音壁”这一为民服务特色品牌。

“问题墙”上亮问题,“回音壁”里听回音。该服务开展后,共收集梳理群众意见建议68条,对账销号、逐条解决问题56条,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问题墙+回音壁”只是河套村党支部多举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小步”的缩影。近年来,河套村党支部通过抓班子增强凝聚力、抓队伍增强战斗力、抓关建增强幸福感、抓环境增强认知度、抓品牌增强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抓班子增强凝聚力。村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如何打破隔阂,让新老两代人一起动起来?河套村党支部构建“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模式,充分发挥 “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职能,根据老党员阅历丰富、年轻党员学习能力强等特点,提高大家互比互看的积极性,在全村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抓队伍增强战斗力。“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党员要以王继才为榜样,脚踏实地、不畏艰辛,立足本职、扎实工作。”近日,河套村党支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办的“红色朗读者”读书班,吸引了广大党员走上讲台朗读红色故事。“沉浸式”党课,走新更走心,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还更加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力争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创造出更多群众满意的佳绩。

抓志愿增强幸福感。村党支部通过开办农家书屋、青藤树课堂,设立金秋助学奖学金等,助力新时代青少年全面成长。目前,村农家书屋积累藏书3000余册,并通过阅读存折记录孩子们阅读的点滴,以积分兑换的形式激励更多孩子热爱阅读。此外,村党支部还在课外实践课堂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引导未成年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学会感恩和奉献。

抓环境增强认知度。为切实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河套村党支部以“生态河套”为抓手,聚焦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不断夯实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年累计开展环境整治20余次,修建公厕1座,改造垃圾投放点2处,修理下水道600余立方米,改造自来水管道700余米,投资17万元改造大张路破损路面,让河套村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抓品牌增强影响力。今年,河套村党支部利用“问题墙+回音壁”为民服务特色品牌,将“麦秆议事咱们敞开说”作为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畅通民意来议事、全程跟踪来办事,达到了为民服务公开化、沟通交流经常化、问题反馈即时化,实现从“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华丽转身。
“每件民生小事,都是我们时刻牵挂的大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调动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努力让村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河套村党支部书记夏志飞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