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见习记者 芦红侠
“双11”临近,各大平台卖家纷纷开启了战斗模式,34岁的徐州网店店主李强也忙得不可开交,平均每天打包50多件商品,还要当好客服教会买家如何使用。与其他卖家不同的是,李强自幼因意外双耳听力严重受损,戴上助听器才能与人交流。
李强2005年开网店,2008年开始售卖闪光门铃等商品,帮助改善残障人士、老年人和病人的生活。如今他在各大平台开了十多家店铺,还准备做跨境电商,自称“打不死的小强”。
备战“双11” 他忙成了“机器人”
李强是铜山张集人,他的网店主要售卖闪光门铃、手写板、强振动闹钟等商品。
“店铺基本都是我一个人在负责,有时太忙会让老婆帮忙,最近更是从早忙到晚。”随着“双11”的到来,李强店铺的订单大涨,他每天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来回穿梭于货品之中,“每件产品我都要先检查测试,然后再打包,再忙也不能出错。”
李强伸手从货架上拿出一个闪光门铃,开始进行产品测试,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小心翼翼地用包装纸将其包裹起来。“打包其实很累,泡泡纸、胶带、包装袋等一样都不能少,看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还是很烦琐的。而且我还要当客服,一坐到电脑前就不停地接待买家、回复问题、教他们如何使用产品。”
线上服务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有些买家,可能教一次就明白了。但也会有个别买家需要反复讲解,有时半个小时都学不会。”面对“上帝”,李强已经练就了十足的耐心,他也因此获得了很多人的信任。“记得有一个找我买老人电话的顾客,他让我推荐产品,说我推荐什么他都相信。做这行,我当然不能辜负顾客的信任。”
认真接待每一位顾客,是李强经营网店的宗旨。付出总有回报,这几年他店铺的生意越来越好。现在各个平台的店铺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十家,其中一个店铺半年的销售额就达到43万元。
自幼听力受损
网店打开新世界
如今事业小有成就的李强,少年时代却因听力问题饱受困扰。“四五岁时,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我双耳听力严重受损,听力大概在110分贝左右。这对我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有一次我的姑姑来找我,她敲了半天门我也没听见,她很郁闷地走了。当时我就想有没有一种产品可以提醒听障人士有人敲门呢?”没想到,就是这个想法,为他后来的创业埋下了种子。
2003年高中毕业后,李强到一家机械厂上班,每个月拿着几百元的工资,平淡而又拮据的生活让他“蠢蠢欲动”。“听力不好也不能比别人活得差!”倔强的他一直抱着这个信念。
2005年的夏天,连续几个月没有活干的李强,独自坐了8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去上海找表哥。“我印象很深,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在上海鲁迅公园交流,我说我想在网上卖东西,表哥告诉我可以尝试用淘宝。”
简单的一句话,一下就打开了李强新世界的大门,“那时淘宝刚起步几年,而且我了解到,在这种平台上,我只需要和买家打字沟通就可以了,不需要面对面交流。这非常适合我。”
就这样,李强做起了网店生意,然而有时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李强说:“需要和买家电话联系时,我就要找人帮忙打电话和买家沟通。但这都是小事情,我尽全力让买家得到最佳的购物体验。”
十几年来,李强勤勤恳恳,为每一个来自己网店购物的买家做好服务。“我和妻子很少出去玩,开网店出不了远门。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日,基本上全年无休。”
2017年年底,李强用自己的收入在城里买了房,实现了年少时在城里买房的梦想。“有了自己的事业并为之努力奋斗,很充实,我也变得更加自信从容。人只要勤奋努力上进,自助者天助!天必佑之!”
与“双11”结缘
踩中时代风口
随着“双11”的临近,李强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这让李强很开心,他非常喜欢“双11”,不仅因为这天是购物狂欢节,也因为他的网店似乎和“双11”有着特殊的缘分。
2005年,从表哥那里了解到淘宝平台的李强,开始在网上售卖虚拟产品。11月11日,他在自己的店铺发布了第一个“宝贝”。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他卖出去了自己的第一个“宝贝”。
虚拟产品的销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李强偶然发现了闪光门铃,想到自己的际遇,2008年他开始转型出售听障人士用品,生意渐渐有了起色,“那时候还没有‘双11’,淘宝网也才创建没几年,快递网点都很少,运费也高,我每天下午骑电动车或电动三轮车把货送到张集镇上仅有的快递网点。”
2009年,“双11”诞生了,此后十年它改变了许多人的购物方式,影响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我没想到自己踩中了时代的风口。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镇上的快递从一两家增加到七八家,我也从一天发出几个件增加到现在的50多个件,店铺从一个增加到十几个,产品从几种增加到几十种,交通工具从电动车换到小汽车。”
开网店十几年,李强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顾客,也遇到过各式各样的难题,但他都一一克服了,他时常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来勉励自己,“我是打不死的小强!”
谈及下一步的规划,李强充满了期待。“我打算继续丰富产品线,同时也想寻找合适的人组建团队,做跨境电商和抖音等平台。单打独斗确实也有些忙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