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泉山奎山街道:“两在两同”建新功 实事实办解难题
2021-11-05 17:0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5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州市泉山区奎山街道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精准对接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民心所向,聚焦城市党建、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今年以来,共为居民整修活动室、安装充电桩、地下管网改造、修缮道路、帮代服务等80余项实事好事,切实解决了一批老百姓的忧心事,持续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群众点餐,民生实事有“精度”

民生跟着“民声”走。奎山街道深入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忧为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按照群众“点餐”要求,及时协调解决民生问题。

奎东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于1955年,因设施老化且屋顶多处漏雨,导致瓦片脱落、墙皮发霉,有很大安全隐患,无法满足老百姓基本的学习娱乐需求。而老年活动中心旁边一条通往奎山塔的路更是老化严重,长期处于明沟排放的状态,与此同时带来的水压不足造成老百姓吃水难、洗澡难、如厕难等困扰老百姓切实利益的难题,影响周边80余户、400余名居民的日常出行和基本生活。该情况困扰周边居民已久,大家都对它“怨声载道”。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奎东社区党委积极召集居民代表共同商议,将整修老年活动中心和西侧道路作为民生实事重点。通过“协商议事”微能量,充分落实“众人的事众人议”“众人的事众人定”,保留了老年活动室门前的两颗法桐树,制作了与树配套的树凳座椅,增设了健身器材和宣传大屏,村史馆也建立了起来,村民群众更有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区服务,民生实事有“温度”

奎山街道以百姓“心头难”作为自己“心头事”,用真心换民心。怡园小区是房龄超过20年的老小区,而小区的老旧不仅体现在房龄,同时也体现在居民的观念、天际线上杂乱的各类管线,居民阳台乱堆的杂物。塔南社区两委下大力气进行小区整治,花坛集中整修后,重新种植了花木,外围墙设计了“蔷薇路”,在充分民主协商征求居民同意的基础上,在主干道安装了4组太阳能路灯,增加安装9组晾衣架,在休闲文化小广场建成百年党史宣传长廊。

经过半年的改造,怡园小区从车辆乱停乱放,居民阳台杂物众多,空中各类乱线严重到现在的道路规整环境优美,一家一户的专用充电桩和公共区域公用充电站结合的合理布置。奎山街道塔南社区通过聚焦一个楼道、一个花坛、一条路、一扇门、一盏灯等民生关切的“小问题”,温暖了“大民生”,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居民参与意识,让群众切实体会到了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治理赋能,民生覆盖有“广度”

创建文明城市,根本在文明。徐州作为全国89个文明城市之一,不仅仅要守住“文明”品牌,更要争创典范,争先进位,争创成为首批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奎山街道赋能社会治理,以点带面,启动“美丽街区建设”,着力打造文旅和宜居幸福示范街区,成立美丽街区建设规划小组,最大程度的征询百姓、商户意见,对奎山路、凤台路进行整体改造,摆脱老破小的现状,最大限度的提升街区商铺价值,提升文明城市的形象。最大限度打通服务中梗阻,切实将推出的“小奎帮代办 等您来召唤”贴心服务,继续扎实开展“一件事办理”,“帮代办”服务,对企业实行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让“奎山为民幸福为您”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群众满意才是最大政绩,一张张笑脸,一声声感谢,百姓的好口碑成为了奎山响亮的招牌。下一步,奎山街道将继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开展,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大小事,办好基层暖心事,用群众的满意度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标签:民生实事;奎山街道;群众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