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察民情,解民意,协商议事;定措施,抓落实,为民办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州丰县赵庄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走访问政,听群众心声,纳群众诉求,以真心实心办好民生实事。
大刘集村地处苏鲁皖交界,四年前,占地500亩的芦笋基地落成,给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在今年为民办实事协商议事中,有多名群众代表提出芦笋基地种植面积较小满足不了客商需求、项目管理欠缺科学指导等问题。
通过召开协商议事会,大家一致商定在原有500亩的基础上,再扩种500亩,形成1000亩芦笋种植基地,并积极与客商联络,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向种植户统一免费提供良种、化肥配方、技术服务等,由村里牵头与丰县新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芦笋订单保护价回收合同,这样每亩芦笋产值可达7000元以上。
在离大刘集村不远处的赵庄村,由于地势低洼,一片约10亩的洼地常年积水,每逢下雨便会漫灌,赶上雨量充沛期,漫灌出的雨水甚至能达到齐腰深,流入农户屋中。针对这种情况,赵庄镇收集各方意见建议,召开协商议事会,专题研究解决此项问题,最终决定由镇村两级共同出资,在赵庄村7组太行堤河北侧新建一所排水站。
赵庄村党委书记齐敦峰说,“在为民办实事中,我们采取民主协商议事的形式征询群众意见,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抓好落实。”。协商议事决定修建排水站,村里立即行动,只用5天时间就建造好了翻水站,阴雨天开闸翻水,既解除了坑塘周边群众的安全隐患,坑塘环境又得到了治理。随即又动用3台挖掘机、5台抓草机、8台运输车、民工300多人次对村内逐一清理,做到不漏一处、不落一角,村内环境明显改观。
“我们围绕环境卫生整治、老旧小区改造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赵庄镇党委统战委员张婉介绍,截至目前,赵庄镇通过民主协商议事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情89件、帮扶项目12个,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许,拉近了干群距离,丰富了协商议事内涵,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