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7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王君涛 窦一心)今年以来,江苏睢宁县以“全面转型、全域美丽、全民富裕”理念为引领,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把百姓宜居安居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围绕城市建设、管理、更新等角度多措并举,着力打造“本地人留恋、外乡人向往”的公园城市“睢宁样板”。
环卫服务提质增效 城市画卷“一尘不染”
睢宁紧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瞄准堵点难点,下大力气,用狠功夫,不断优化市容市貌。县城市管理局不断强化“门前三包”监管力度,实行定人、定段、定岗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督导商户自觉落实门前卫生、绿化、秩序的管理责任,共同营造优美、整洁、舒适的城市环境。对城区所有街道严格作业标准,从严要求,对道沿下、绿化带边、隔离栏下等易积存尘土的部位及工地周边等重点路段增加作业力量,加大清扫除尘力度,确保尘土、垃圾不滞留。同时,在日常机械化清扫作业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夜间车流量小、行人少的有利时机,出动高压清洗车、洗扫车、洒水车等机械化清扫车辆,采取组合作业的模式开始对城区慢车道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夜间机械化大清洗,实现洒水、冲洗、喷雾、洗扫全覆盖,用路面的清洁换来群众的笑颜。
垃圾分类持续推进,城市面貌持续美容
近年来,睢宁始终坚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照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加快分类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的总体思路,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管理体系。根据设施多样、合理布局、适宜小区的原则,充分利用有限资金配置收集设施,采取智能化收集与普通收集设施相结合,借鉴市场成熟收运信息化平台和自主研发的“微信扫描”收集体系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达标小区垃圾分类整体建设,着力打造“智慧分类”,提高垃圾分类收集效率,帮助垃圾找准自己的“家”,为城市进行深层美容。
市政设施精雕细琢,城市血脉日益粗壮
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睢宁县市政部门从“巡、养、管、防”四方面入手,定期对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全面体检,建立巡查台账,制定维修计划,动态掌握城区市政设施实际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维修。同时,积极探索、改进施工工艺,日常维修中,注重以预防为主,消除道路病害。截至目前,共完成了人行道维修,文学路、八一路、步行街、中山路、中山北路丽晶国际周边、永安路、天虹大道、金泰尚城、东升街等各条主要干道人行道破损进行修补约12000平方米;花径北区木栈道重新铺设塑木约1100平方米。睢梁河木栈道维修、徐沙河木栈道全线进行加固整理,维修约200平方米等工程,让市民出行散步走的更稳、更快。
园林绿化固本强基,城市生态绿意盎然
为进一步巩固创园成果,不断提升城市绿化品质。睢宁县以创建生态县城、打造公园城市为目标,多举措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扎实开展园林绿化建设,逐步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结合睢宁实际,持续强化绿地增量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栽植、移植乔灌木2300余株,补栽地被7600余平方米。高标准完成城区行道树“立正行动”,累计扶正松动、倾斜的各类乔木900余株,让人民群众尽享“森呼吸”、拥抱“林距离”,全力扮靓生态“底色”。
下一步,睢宁县将紧紧围绕建设“全面转型、全域美丽、全民富裕”新睢宁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突出“产城融合、景城一体”,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城市更新,在践行“园中建城、城中游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理念中不断塑造城市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