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社区小店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微小的细胞,它见证了经济发展的潮起潮落,见证了普通徐州市民的顽强奋斗,见证了在历史的巨轮下普通人的智慧与开拓,见证了创业者的艰辛与喜悦。每一个小店都有一个令人思考、令人回味的故事。《社区小店启示录》希望能忠实记录下这些故事,并与更多的人分享。
◎徐报融媒记者 陈羿帆 见习记者 黄玉蝶
晚上9点多,热闹一天的快餐店逐渐冷清下来,货架上的菜品基本售空。简单收拾后,乔秀芳给自己盛了一碗米饭,夹了个鸡腿,才开始她的晚饭。
她是这家快餐店的老板娘,丈夫乔文喜此时正在厨房里做收尾工作。
看见又有一位拎着一袋爆米花进店的客人,乔秀芳边笑边问道:“老夏,是给我买的爆米花吗?”进来的是住在附近的一位常客,几乎每天都会来店里坐坐,用乔秀芳的话说,开店6年了,用真心换真心,很多食客都处成了朋友。
白手起家 开了10年出租车
2003年,当时30岁的乔秀芳从服装厂下岗。年纪轻轻不能没有工作,以后的日子还很长,总得给自己寻一条出路。因为有驾驶技术,经过再三考虑,夫妻俩贷款买了辆出租车,“刚开始那几年,为了多挣钱,我俩舍不得让车闲一会儿,我负责开白天,他负责开晚上,就这么连轴转。”两年后丈夫也从客运公司下岗,专职开起了出租车。回忆起最初的创业,乔秀芳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日子虽然辛苦却很充实。
那些年出租车生意还算不错,凭着勤劳肯吃苦,4年后他们有了点积蓄。多年早出晚归的工作模式让人深感疲倦,“那时候就想着一家三口如果能每天在一起吃个晚饭,散步谈心该多好!”为了实现这个看似简单的梦想,乔秀芳和丈夫用积蓄又买了一辆出租车,两人一人一辆都开白天,晚上请两个司机,就这样生活总算步入了正轨。
出租车司机大概都有这样的感受,开几年车下来,全身上下都是毛病:颈椎、腰椎,久坐、饮食不规律等等,生意好了腰疼,生意差了头疼。因为长年开车,乔秀芳身体也渐渐觉得有些吃不消。“在生意最好的时候,我把自己开的那辆车包出去了,一方面想调理身体,另一方面想照顾丈夫和孩子的一日三餐。工作那么多年,就当给自己放假了。”乔秀芳说是这么说,但忙惯了的人哪闲得住,身体歇着,心里却一直盘算着能干点什么。
破釜沉舟 转行做快餐把子肉
乔秀芳家里有亲戚做把子肉生意,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不是也能干,但一点经验都没有,不敢贸然开始。房租、经营都要成本,这个想法一直也就放在心里。最终让乔秀芳下定决心的是在2012年,那一年网约车开始兴起,预感到出租车行业有可能会受到冲击,乔秀芳和丈夫真正开始为下一步做准备。
“说出来我自己都想笑,当时的想法是既然租房有压力,干脆买一个门面吧,自己的房子,就算干不好还能往外出租!”现在说得云淡风轻,当时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买门面房连首付都没有,想买就得卖掉唯一的一套房子,就这样,也只勉强够首付。“其实我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当时定这里的时候都晚上8点多了,虽然相中的门面房符合我所有的要求,但是到了要拍案付钱,我心里又开始犯嘀咕,这一次破釜沉舟,万一不成功怎么办?”关键时刻,丈夫的一句话,给了乔秀芳最大的安慰:“别担心,一切有我呢!”
门面房要一年以后才能上房,这期间丈夫乔文喜继续开出租车,算上外包出去的那辆,收入足够支撑每月近8000元的房贷。第二年门面房一上房,乔秀芳立即卖掉一辆车,另一辆在开店一年生意逐渐稳定后也卖了。这一路,看似没有底气的破釜沉舟,其实走下来每一步都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开业6年 全靠一点点摸索
每天早上6点多,乔秀芳就要起床去买菜,7点多到店开始忙活,一天几十个菜全靠她一双手切出来,“这个店投入了我全部身家,它承载着我的创业理想,所以不敢有半点马虎,食材把关我必须亲力亲为,没有好的食材,再好的厨师也做不出好的味道。”乔秀芳说,这些年凭借卫生、好的味道和热情的服务,从刚营业到现在,店里的生意一直不错,很多都是回头客。
“周围的商业和住宅刚动工那会儿,很多工人师傅来这儿吃饭,有人在这干了3年活也在店里吃了3年饭。”经常来吃饭的,还有住在附近的居民,因为乔秀芳的热心肠,很多顾客都和她处成了朋友。
开业6年,从鼓楼广场、地铁刚开始动工到现在建成启用,乔秀芳见证了店铺周围的发展。回忆这几年,夫妻俩半路出家进入一个陌生行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全靠自己一点一滴摸索,乔秀芳感叹:“吃了很多苦,也吃了不少亏,但熬过了最初的艰辛,现在的日子有奔头!”
曾想放弃
坚持下来才是了不起
今年年初的一天,乔文喜在厨房备菜时,一时没注意油锅突然起火,火势蔓延很快,瞬间点燃了油烟机,慌乱之下乔文喜的右手手背被烧伤。扑灭火后,看着受伤的丈夫和一片狼藉的厨房,一向开朗的乔秀芳有些心灰意冷,萌生了想要放弃的念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感觉很痛心也很疲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乔秀芳依然心有余悸。
丈夫住院期间,乔秀芳关了店门专心照顾他,夫妻俩商量着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放在咱们面前有两条路,第一把现在的店面重新装修,装修得更好一点,提升环境条件,更换门头和设备,以新的面貌重新启程。”乔秀芳说,还有一条路,就是把门面房租出去不干了,去农村包20亩地种地。
放弃很容易,能坚持下来才是了不起。乔文喜看着妻子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干了好几年,积攒了一部分经验,现在放弃有点可惜,还是继续干吧,你别担心,一切有我呢!”还是同样的话,让泄了气的乔秀芳再次振作起来,夫妻俩商量后,决定趁春节期间停业两个月重新装修。“也许都是老天安排好的,自从装修完到现在,这一年来生意比以前更好了,自己的付出总算没有辜负,很感激客户对我们的认可。”乔秀芳笑着说。
◆记者手记
敢闯、肯干才能有出路
下岗后不抱怨,从出租车司机,再到餐饮店老板,乔秀芳夫妇一路敢闯敢干,用努力和实干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小康路。
当同龄人都在谈论着退休以后如何享受生活的时候,48岁的乔秀芳却依然像个初创业的年轻人一样,对事业充满激情,“过几年我想开分店,然后成立自己的餐饮公司!”早已没有经济压力的她为什么还这么拼?她说,想给儿子做好表率,让他知道父母这么努力,自己可千万不要懒惰。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年轻人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高呼“佛系”“躺平”,看似无欲无求,实际上却是对人生的消极应对。放弃很容易,能够迎难而上才是真正的了不起。年轻人面对困境时,与其躺下不如先站起来,尝试往前走,敢闯肯干才能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