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0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王影丽)为进一步净化社会治安环境,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丰县欢口镇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线,着力为群众打造风清气正的居住环境,强化红色党建引领,建立“红盟联动”机制,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向纵深发展。
强化红色党建引领,构建新格局。欢口镇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借力各村党建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动员辖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构建“扫黄打非”群防群治体系。以各村、各单位党支部为核心,依托“1+1+N”的网格化服务体系,构建村级党组织、网格长、党员志愿者、居民群众联动的工作格局,从辖区内党员、群众中推选出“扫黄打非”工作联络员,发挥“传声筒”和“连心桥”作用,延伸“扫黄打非”工作触角,构建“扫黄打非”新格局。
构建全民参与模式,延伸覆盖面。该镇将“扫黄打非”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先锋岗、志愿者服务站有机融合,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开展“扫黄打非”专题绘画课堂、DIY“护苗”少儿漫画、“扫黄打非”进校园等系列“绿书签2021”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有害出版物,延伸“扫黄打非”覆盖面,形成“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团体”联动的“四位一体”宣传教育链。
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影响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整合“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资源,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扫黄打非”相融合,为群众享受健康文明生活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各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需求,截至目前已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扫黄打非”各类志愿活动150余次,全面唱响文明实践、党员先行“集结号”,让文明实践理念和志愿服务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