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身边的榜样|张励才:以磨杵之功写“醉”美芳华
新闻
2021-10-19 19: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0月19日徐州讯(记者张扬 通讯员 潘雨璐 钮家瑶 叶玲玲)“‘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我把这14个字挂在书桌前,这是我修身养德的箴言,也是我治学立教的源泉。”金秋时节,徐州医科大学117位新进教师迎来了“入职第一课”,有着40余年教学经验的麻醉学院教授张励才向新教师深情诠释如何当好一名大学老师。

“条件越是艰苦,越要珍惜学习机会”

张励才与徐州医科大学的缘分,要从1977年说起。“高考中断10年,突然宣布恢复,很多人都来不及准备。好在我的功课一直没有丢下,最终被徐州医学院顺利录取。”

“刚入学那会,学校条件艰苦,但大家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你追我赶,全力比拼。”毕业前一年,张励才听从学校安排,到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担任实习教师,实现从医学生到医学院校教师的转变。

“我参与的第一个科研课题的资金只有300元,连玻璃试管和普通的硫酸都要向朋友索取。”张励才回忆,早期开展研究工作没有人指导,只能靠自己摸索,可即使这样,他还是用自己创造的“土办法”,做出了不少让人信服的成果。

1992年,为充实麻醉学科的师资力量,张励才从基础医学部调入麻醉系,从此,他便在麻醉学基础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扎下了根,先后担任麻醉学系副主任、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成为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特色专业首席带头人,在学校麻醉学科的创立起步、内涵提升到跨越发展阶段,张励才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怀揣使命感,用心做科研”

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科研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张励才就一直思考着科学问题:大脑中有没有一种专司脑-脑脊液调控的神经?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一种特殊的方法,把这种神经从大脑中鉴别出来。

经过无数次试验,张励才成功地观察到在12对脑神经所处的脑干内,存在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群。他在国际上首次将其命名为“接触脑脊液神经核”(简称触液核),并以数字重建技术显示触液核在脑内的空间位置与形状,以猕猴为对象证实了灵长类动物同样存在“触液核”。

因这一原创性的发现,张励才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并围绕这一神经核继续开展深入研究。国际知名脑科学权威专家对此项工作的原创性给予了满分评价,“该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组织学证据,易于复制,发现了迄今未知的独特神经元”。

张励才的这一发现增加了人类对脑结构的新认识,为生命科学的神经-体液调节理论提供了明确的形态学基础,也为某些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新线索,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甚至为智能“机-脑“微创接口提供新的启示。

“真心换真情,做学生的引路人”

“我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都能打下徐医麻醉的烙印,有博学的基础、创新的能力、卓越的追求,全心全意服务人民。”40余年的工作里,张励才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奉献了青春和热血,育得桃李满园。

10多年前,张励才遇到一位前来参加研究生面试的学生,为了省下住宿钱,便乘夜车来到徐州,一夜未睡赶到学校。当张励才了解到,这名学生因为信心不足,想放弃国内最著名高校面试机会时,就鼓励她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并提醒她一些应对面试的技巧。考虑到她经济困难,临行时还给了她200元钱。最终,这个女孩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推一把”,却是彻底改变了一个学生的命运。

像这样的“举手之劳”,在张励才40年的教师生涯里还有很多。无论是考研连考四年终得成功的学生,还是已在他处攻读博士的学生,乃至许多素不相识慕名而来请求帮助的学生,他都有求必应,从来不会拒绝。“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张励才的“真心”换来学生们的“挂念”,每逢节假日都会收到数不清的祝福。

对于青年学子,张励才寄予厚望,“当今时代,尽管竞争激烈,但机会也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带头人缺乏、立足基层的普通医生更缺乏。当下的迷茫多来自好高骛远,同学们既要有‘顶天’的壮志,也要有‘立地’的平常心。脚踏实地、找准适合自己的目标定位,相信所有的工作都能出彩。”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