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14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张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丰县赵庄镇聚焦干部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做好产业和人才文章,走出“产业富民+人才驱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飘洋过海,“小芦笋”敲开“致富门”
栽下“小芦笋”,敲开“致富门”。放眼望去,大片成规模的芦笋种植基地,成了赵庄镇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
芦笋产业能够在赵庄镇落地生根,离不开一个人——丰县新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崇民。2020年8月,魏崇民被江苏省人社厅评为“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芦笋适应性强、易于种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良好。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魏崇民辞职创业,在赵庄镇大刘集村建立了500亩芦笋种植基地,并与农户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该基地已使100余户农户直接受益,户均增收近万元,间接带动500余户农户创业就业。
数字赋能,“小水果”打开“大市场”
孙丹是赵庄镇的一位农场主人,他经营的金阳陆号水果蔬菜家庭农场位于丰县赵庄镇袁集村,南依宽阔的518国道,北傍碧波荡漾的太行堤河,面积150余亩,其间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林木成荫,硕果累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主要经营水果及蔬菜种植,果品多为绿色、保健果品,已注册金阳陆号品牌苹果、“孙丹”品牌果品商标,种植了苏翠一号梨、烟富十号苹果、阳光玫瑰葡萄等名优品种。但如何让这些名优品种卖上好价格,孙丹曾经头疼不已。
针对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赵庄镇邀请丰县公共数据中心的淘宝村运营中心平台专家与农场对接,通过把脉问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一是内容数据化,把农场日常经营活动转化成营销用素材。第二是标准化建设,增强供应链建设能力……”交流中,淘宝村运营中心主任姚春燕为他支招。通过淘宝村运营中心的帮助,“现在,我们的品牌更响了,腰包更鼓了。”通过“互联网+”和生态农产品网上销售,孙丹信心满满。
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乡村物流“数智化”水平,赵庄镇优质农产品已经搭上了互联网销售的“快车”。
直播圈粉,“短视频”传授“真技术”
江苏徐州有位姑娘常在网络分享桃树的种植技术,吸引了很多果农的关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桃子妹妹”。 “桃子妹妹”原名叫李洁,今年29岁。2012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老家丰县种起了桃树,带动当地300余名村民脱贫致富。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套袋前病虫害防治的用药方案,套袋前的植保工作是全年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植保工作……”在丰县赵庄镇的桃园里,李洁用短视频讲述果树的种植技巧。 只见她左手端着手机,右手拿着剪刀,一边讲述一边剪掉桃树上无用的枝条。视频内容很精炼,短则半分钟,多则三五分钟,一般都是针对当下种植的热点问题进行讲解颇受农户欢迎。
“从没想过自己在网上会受到那么多桃农的关注!”创业前,李洁没想互联网也可以成为“新农具”,更没想到2年内会积累80余万粉丝一起学种桃。
对于未来的发展,李洁计划联合业内人士做关于桃树的科研成果转化、桃树育种等方面的工作,“一个好的桃树品种可造福一方,品种直接关系到桃农的最终效益,我们要从桃产业的顶端做起,让整个种桃行业规范起来。”
直播能手、种植专家、创业导师……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批批扎根农村,热爱农村的人才队伍。下一步,赵庄镇将强化基础保障服务,增强返乡人才归属感,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下来,干得出彩,为乡村振兴点燃“人才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