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30日徐州讯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课后服务推开,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增长。为丰富学生课外教育内容,提高青少年国防意识,徐州市泉山区人武部与教育局联合走进辖区学校,开展国防教育,为“双减”助力。
“同志们,下水扛着!”“大胆地过吧,同志们过吧!我们保险!”在巍巍淮海烈士纪念塔下,徐州市奎山小学“淮塔小卫士”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英雄的十人桥》正在上演,真实再现了淮海战役中“十人桥”的英雄故事,全校师生及游客驻足观看,被十勇士的精神深深感动。
“淮塔小卫士”成立于1987年。每逢清明节,“小卫士”们站立在烈士塔两侧,为烈士站岗守灵,为社会各界的祭扫活动增添庄严肃穆的气氛。每逢全民国防教育日及革命纪念日,他们就到淮塔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淮塔小卫士”是该校的传统,35年来,孩子们沿着前人的传统,坚持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站岗,守卫着英魂,传承着烈士精神。教导处主任姚莉说,“今年‘双减’以来,我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排练了《英雄的十人桥》,来到淮塔进行表演,为全民国防教育做点贡献。”
在少华街小学多媒体教室,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95岁高龄的老干部杨锦华,热情洋溢地为孩子们讲述战斗故事。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双减”政策下,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如何丰富“减”后节余出来的时间提高素质教育质量?该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充分借助徐州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的红色资源,每月邀请驻地老干部和现役军人为学生讲战斗故事、军营趣事,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少年军校”是民安路小学的一大特色,他们以少年军校为依托,把国防教育与立德树人相结合,以英雄中队、国防教育长廊、党建室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知识储备,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爱国报国的理想与激情。本学期落实“双减”后,他们丰富完善了国防长廊的“军人魂”“少年志”“雏鹰行”“传承情”“硕果丰”“历史鉴”六大版块,增加了与驻地部队共建互动,延长了课后服务国防教育时长。时值全民国防教育日来临,他们邀请区人武部来校教学生打军体拳,一招一式颇有军人风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且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及国防观的形成时期,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尤其重要。”该区人武部政委杜法祥说,“我们结合‘双减’政策,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为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让学生减轻负担的同时,增强国防意识,提高综合素质。”(赵振 尹燕盈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