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28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窦玉佩) 连日来,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深入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仅用时3天,为马庄村家后路修建了一条宽3米、长430米的水泥路,这条道路被村民亲切地称呼为 “求学路”,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民心,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纷纷点赞。
今年4月,马庄村利大路(跃进桥至新310)路段拓宽工程开始施工,最近的一条通往唐庄小学、青山泉中学的路被封,当地政府临时修了一条跃进桥便桥。随着夏季雨水增多,洪水将路冲散,迫于防洪需要,当地政府决定拆除原跃进桥便桥,村民不得不绕路行驶,本来电动车十几分钟的路程,绕路则至少需要半小时才能将孩子送到学校,给来回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们带来了极大不便。
9月中旬,跃进桥便桥拆除后,马庄村“十必联”志愿者在走访过程中采集到村民接送孩子不便的问题,村支书毛飞在了解完相关情况后,立即召开协商议事会讨论此项工作,并到现场查看勘探,经协商后决定整修这条“求学路”。
如今,这条宽3米,长430米的“求学路”终于铺好,从采集问题到修好路,马庄村只用了短短3天时间。“虽说修条水泥路不是件大事情,但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暖意,政府确实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村民家长李先生笑着说道。
今年以来,马庄村立足工作实际,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作用,采取“志愿者主体+‘十必联’群众工作法+协商议事会”流程的“三级结合”模式,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入推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各处,在百姓心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