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觉得父母给的买房钱不够 男子刷单赚外快连续被骗四次
2021-09-18 13:36:00  来源:都市晨报  
1
听新闻

俗话说,事不过三,你相信有连续被骗四次的吗?还真有。当办案民警问小戴为什么会接二连三掉进坑里,这个小伙子还是一脸蒙的样子。过了好久,他才醒过神来,梳理自己连续“被坑”的历程。

首坑:那是一个月前的事了

小戴是个宅男,平日里整天泡在网上,有问题总是习惯于求助网络。有一天,小戴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一个刷单信息,说刷单可以赚钱。正好手里有父母给他准备买房子的几十万元钱,他一直觉得买房钱太少,不如寻找能够赚钱的项目搞投资,于是他立刻扫描信息里提供的二维码,进入了一个叫“创赢”的网页和一个工作群。很快,群里有导师过来教他如何刷单,还有人在群里发布刷单的任务。这个太简单,小戴一学就会,当场就接了一个300块钱的小单,佣金是刷单金额的30%。按照导师教的流程,垫付本单的金额,把300块钱转到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上,接着把完成操作的截图发给导师,最后导师把本金和佣金一起转给了小戴,共390块钱。分分钟赚了90块钱!小戴心里有点小兴奋,连忙加大本金,又接了一单1500元的,但是当截图发给导师后,导师说这一单暂时返不了,需要做一个15000元的大单子才能一起返钱。小戴赚钱心切,又转了15000元过去。这时,对方说小戴把流程搞错了,需要补单10000元。小戴犹豫了一下,但心有不甘,只好照做。接下来,对方反复说小戴做错了,不断要求补单,金额也一次次加大。

小戴的心砰砰地跳,他几次想停下来,但前面投进去的钱怎么办?只得硬着头皮听话照做,在他眼睁睁地等着平台返款通知的时候,突然平台关闭了,再也登录不上了。小戴急得猛敲键盘,虚汗直冒,却听得手机叮咚一声,有人要加他微信,加上之后对方关心地问他是不是小戴,告诉他由于他操作失误,导致平台账户被冻结,只要重新做一单58000元的单子,就可以把之前所有本金和佣金都提出来,同时给他发来一个平台链接。小戴一算,这可是大数目啊,咬咬牙,一键登录,结果钱是秒发了,平台也秒闭了!小戴赶紧联系微信上的那个人,早已被拉黑!粗算下来,20万元进了一个大坑!只能报警处理了。

再坑:小戴报警10天之后

就在警方紧锣密鼓破案之时,小戴自己也忙着“破案”。他着急啊!在百度里搜索“被骗了怎么办”,得到了各种答复。正在他无法确定答案时,有个人添加他的微信,对方自称是“警察”,有办法帮助他找回投资的钱。小戴如遇恩人,掏心掏肺地把被骗的事一五一十说了,“警察”安慰他:“你放心,我来帮你查查。”一个小时后,“警察”说:“我已经找到了骗你钱的人,并且冻结了账户。但需要你转款4万元到账户核实你的身份。”小戴心想反正警察不会骗人,就把钱转了过去。这边赶快打开微信找“警察”要钱,然而,“警察”却如泥牛入海,消失了。

三坑:小度小度快给我出路

小戴生活中信任的朋友不多,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总喜欢找“杜十娘”搜索。上次搜出来的“警察”消失以后,小戴不死心,继续网上“破案”。他在百度搜索键入“网络诈骗”时,看到一个QQ号昵称是“反诈平台”,心想这次一定是真的。对方名片上警徽图像和反诈标识都做得很像那么一回事。小戴添加后,询问对方是否可以帮助追回以前被骗的钱,对方称可以追回,但是需要他通过银行卡转账的方式向对方账户转账16000元,以确认小戴的银行卡状态。小戴很心疼这钱,但和已经投出去的20万元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随着小戴在手机上一顿操作,钱转到了对方提供的银行卡上。然而,说好的“反诈平台”呢?又被骗了!

四坑:坑坑都是陷阱

小戴茫然四顾,骗子难道是长着眼睛盯着自己吗?他不信自己会一直这么背。这次他依旧求助于互联网,在网上加了一个“律师”,把自己的遭遇倾诉了一番。“律师”听了,先是为他鸣不平,大骂了一通这些网络骗子,信誓旦旦要帮小戴把被骗的钱找回来,但是要核实小戴的身份。核实身份?怎么核实?转钱2万块!这伎俩不要太熟悉!小戴终于学聪明了,他转了10块钱过去,“律师”接连发语音让小戴继续转款。小戴终于不再理会,而是走进了派出所的大门。

民警:看过公安机关的反诈宣传单吗?

小戴:不光看过,民警还到我家去了呢,说了要注意电信网络诈骗什么的。

民警:那你咋还被骗了呢,还一次次的。

小戴:现在想想,无论哪种骗子,也就那几个招数,最后总是要转款。我太轻信了!

民警:你总结得很好。只要不转款就不会被骗。我们会全力破案,尽量追回你的损失。

后记:经过警方努力,小戴被骗的第一起案件已经破获,追回被骗款8万元。

(文中所涉人名为化名)

■公安机关提示

1.不要相信网上的“一夜暴富”,高额返点刷单是诈骗、高回报投资理财是诈骗,未经核实的亲友、领导、办案人员、律师等,只要涉及转账汇款的,都可能是诈骗!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无处不在,只有做到不透露、不轻信、不转账,才能避免入坑被骗。

2.报警要通过正规渠道,如遇诈骗,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到就近派出所报案,不要轻信所谓的“网络警察”,公安机关调查案件不会收取“保证金”“解冻金”等费用,避免二次受骗。

3.公检法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等“遥控”办案,更不会要求当事人汇款、转账,对涉及钱财的,务必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记者 谢川 通讯员 景宣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