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贾汪区:夯实“五种风气” 抓牢民生福祉
2021-09-17 10: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9月17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柳喜峰 蒋新会)连日来,徐州市贾汪区开展大兴“学习研究之风、真抓实干之风、攻坚克难之风、改革创新之风、勇争一流之风”大讨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号召全区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沉下身子夯实“五种风气”,在“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抓牢民生福祉。

“村里一天多次无死角消杀,我们生活在这里,非常放心!”潘安湖街道荒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贤志愿者郑庆丰笑着说道。走进荒里村,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村民们悠闲地在家门口收晒着玉米、花生、辣椒,一幅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在村口,一边连着重石,一边拴着粗粗的升降红绳,荒里村自制人工升降出入闸杆高度设置恰到好处,无论步行还是开车,都不可能“闯卡”出入;所有人进入该村均要测量体温,本村车辆凭出入证进出,非本村车辆要严格出示两码、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入。

“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常态化,我们将在乡村旅游,高效农业上下功夫,快速实现产业转型。同时将着手对村居的绿化美化进行改造,进一步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环境,为生态添绿、为党旗添彩。”荒里村党总支书记郑庆国表示。

和荒里村一样,在贾汪区马庄村、小吴村、陈山村、老矿街道广场社区等地,基层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与经济同步发展中扎实开展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过去这里就是一片荒地,根本没人来。现在这里建了篮球场,还有村民的活动室、互助室,变成了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江庄镇杏窝村村民王大爷告诉记者。

原来,由于杏窝村庄较大,离村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较远的村民参与活动时很不方便。村“两委”经过走访调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决定把村内一直闲置的小荒地进行整治改造。改造工作启动以来,村“两委”每天安排两人在现场值守,帮助协调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今小荒地摇身一变,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从“鸡毛蒜皮”的邻里小事到关乎安全生产的大事,无一不是网格员操心的事。他们通过演绎多重角色,将社会治理成效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让网格员的工作效果更好,大吴街道出资50余万元,为街道12个村、社区的网格员配备14台电动巡逻服务车,为他们开展日常巡逻、调解服务提供强有力保障,让网格员对群众“随叫随到”的服务效率更高。

“阿姨,您别急,先到这里拿体检单。”“大爷您慢走,B超在那边排队。”近日,江庄镇为全镇65岁以上老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帮助老年人全面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通过宣传栏、发放体检通知及利用微信群、QQ群、电话等形式告知,力争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都能够参加。“老人就是我们村里的宝,我们要守护好他们的健康。”江庄镇关口村党支部书记徐士强说。

“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做到实事求是,切实想民所想,真正解民之困,不断为提升民生福祉注入强劲动力。”贾汪区委书记薛永如是说。

标签:贾汪区;网格;党员干部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