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睢宁:精准帮扶“速来办” 为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2021-09-03 10:12:00  来源:无线徐州  
1
听新闻

“亲,你订的子母床,我们今天就发货,很快的,收到之后,就给个好评哟!”这是江苏徐州睢宁县凌城镇孙薛村村民王迁一双手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回复客户。

创业帮扶“速来办”,用爱照亮特殊群体的“自强之路”

今年31岁的王迁,患有侏儒症,肢体四级残疾。说起小时候的生活,王迁满脸苦涩:“我母亲和哥哥也都是重度残疾人,父亲身体不好,只能靠政府的补助金生活。”大学毕业后去找工作,屡屡受挫。因为肢体四级残疾,身高1.2米,不管到了哪儿,总会被另眼相看。

“在工厂干过,在公司试用过,但很快就叫人辞了。人家嫌我身材矮小、肢体残疾,影响效率。”辗转多个地方,尝试不同工作,生活对王迁并不友善。一次过年回家,王迁看到年迈的父亲要独自照顾残疾的母亲和哥哥,非常辛苦,于是他决定回家创业。

在睢宁县残联和凌城镇政府支持之下,在凌城镇电商产业园投资建成600平米厂房,生产子母床等家具在网上销售,现在他的网店日成交量达50余单,年营业额超100万元。

“残疾人是需要全社会关心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睢宁县残联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为各类别困难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睢宁县残联负责人宋之廷说,探索有效路径:加大落实就业帮扶政策,探索辅助性就业模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拓宽残疾人就业门路,制订“速来办”精准帮扶工作清单……

在睢宁县王集镇街区,今年53岁的肢体三级残疾吴新东在王集镇残联的帮助下,触网发展电商。主要以空调、洗衣机等电器为主,大件电器需要周转资金比较大,他的店铺曾一度出现经营困难,正当他“山穷水尽”之时,镇残联及时找到了他,在县镇两级残联的主动帮扶下,得到10万元残疾人贴息贷款。对他来说,这10万块钱是一场“及时雨”。“如果我没有这10万块钱资金周转,很可能在店里就备几台货,人来买电器不能及时发货,可能这单生意就黄了。”吴新东幸福溢于言表。

今年46岁的李集镇庄河村肢体四级残疾庄善磊,种过棉花、养过蚕,到过张家港、上海等地打过工,也曾去非洲谋过业,他一直坚信“三分天注定,爱拼才会赢”。2019年在李集残联的帮助下,解决了动力电难题,购置机器20台,招录工人(包括居家就业)32人,生产编织袋,每月营业额能达到15万左右。

“我肢体残疾,但我智力不残疾,现在社会,只要不懒惰,靠自己双手就能致富。”庄善磊自信地说,“我是残疾人,但我不自卑,我肢体残疾,但我有头脑,有智慧,一样可以创业,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我有底气,但做人不能只靠等要,要有骨气,当然,创业要有勇气。”

睢宁县残联联合县城管局在城区繁华街区开发“助残摊位”30个,投入资金30万元建造“励志就业岗”免费为城区残疾人创业使用。

2021年,睢宁县残联根据国家对残疾人创业扶持政策,为符合条件的150名创业残疾人办理扶贫贴息贷款1476万元。对全县18家盲人按摩机构发放扶持资金69000元。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920人次,为残疾人提供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和网络销售实践培训356人次,累计投入培训资金70.75万元。

就业帮扶“速来办”,打造特殊群体集中就业“希望平台”

在徐州赛亿达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多个生产流水线有序运行,数十名不同类型的残疾工人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紧张忙碌着……

“感谢政府的帮助,我原来是开挖掘机的,一个月纯收入在1.5万元,谁知2018年出了车祸,失去了左腿,当时我感觉天都塌了,认为活着也没多大意义,整天就酗酒麻醉自己,去年8月底,县残联领导找到我,说不能这样消沉下去,我才48岁,给我找份工作,让来试试。”魏集镇村民吴河激动地说,“现在在这上班快一年了,工资在3000元左右,现在也想开了,老婆也不用每天担心我了,家里笑声又多了。”吴河又指了指不远处的工友李威说:“李哥59岁,也是车祸致残的,现在我们一起工作,休息时互相安慰,在这里上班很温暖的。”

这是睢宁县残联为打通残疾人就业多渠道,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助残的重要举措。2020年8月18日,睢宁县残联与徐州赛亿达电子有限公司签署残疾人就业培训战略合作协议,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徐州赛亿达电子有限公司针对残疾人个性化特点,为500多名残疾人提供13类就业岗位,满足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残疾人就业需求,实现了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俺们怎么也没想到像俺这样的残疾人能在这样大的公司里上班,俺的工作很轻松的,只要把厂区周边的环境卫生打扫干净就行,免费吃住,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今年52岁的姚集镇村民王敦春是肢体三级残疾,老婆不在了,多年来只是一个人靠3亩地和政策帮扶抚养闺女,生活非常艰辛,去年闺女又考上大学,村民们都来祝贺,他人前高兴,背后急的流泪:闺女上学的生活费哪里来?正在他无助之际,“娘家人”来了,通过县残联的统筹安排,他和其他20名残友被安排到江苏康盛管业有限公司就业,“俺们和其他职工待遇一样的,各种福利都有俺们。”王敦春骄傲地说。

“千方百计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最大限度为残疾人谋福利,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品质,更加体面、更加幸福是我们残联人的职责。”一残联工作人员说。当好残疾人的“娘家人”,提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做实做深残疾人事业发展文章。睢宁县残联积极搭建残疾人就业平台,主动与县内的江苏星星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等大企业对接,每年为近300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