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铜山黄集镇:打造家门口的“用工服务”村企双增收
铜山
2021-08-26 10:3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26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张爱华)“一到农忙,就找不到人干活,采摘不及时,园子的收成就会受影响。”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特奇果蔬园负责人程前进前一段时间很苦恼。

一进七月底,特奇果蔬园就要进入紧张的除草阶段,药物除草会影响土质,同时也会影响果子的成熟率,必须用人工或是机械方式来清除。但机械除草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些沟沟坎坎的地方机械不好进入,还是需要人工辅助。这让程老板犯难了,“工人去哪里找?”

黄集镇是农业镇,近年来,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北部菜区,南部休闲农业观光区的农业发展格局。一到七、八月份,黄集人都开始忙起来了,揪毛豆、摘黄桃、卖葡萄……

“农忙时候,去哪里找人来薅草呀?”“我们园子还需要找人来摘无花果”“我们也得有人给我们摘桃子,现在正是桃子大规模成熟的时候。”奇特果蔬园、新思路采摘园、黄西葡萄园,还有很多种植大户,在八月份都犯了愁。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黄集镇深入调研,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当得知辖区内种植园及大户有这样的烦恼,黄集镇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专人专事特办。以就近原则,成立工人资源统筹利用领导小组,分管农业负责人任第一组长,各村书记任组长,对本村劳动力进行详细统计,分类划分,特别针对农业种植需求的劳动力进行档案式管理,建立联系群,并进行动态管理,合理定价,做到园子有活,干活有人,供需形成闭环,避免了工人找工作的时间浪费,同时也提高了种植大户用人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用工效率。

“我现在也加入了我们这几个村的用工群,每天活都能跟上了。不像过去,这个棚干完了,还得再找,耽误事。现在好了,无缝衔接,挣得比过去多了。”家住吕楼村的王秀侠这样说道。

王秀侠的几个老姐妹也一起加入了用工群,她们中最大的已经68岁了,“我们中只要有一个会用微信,大家都不愁没活干了。”大姨们很开心。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黄集镇立足实际,征集了117条“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共完成89项。在农业方面,黄集镇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做好“店小二”,让种植户们后顾无忧,甩开膀子大胆干。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