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一张小卡片上可以保存10户邻居的信息 ,包括姓名、电话、住址,除此之外还有社区民警、楼组长、网格员的信息,以及百姓点单、文明实践宣传内容及小程序二维码。徐州市泉山区和平街道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居民中推广使用睦邻联系卡,为居民互帮互助、表达诉求、共建家园,搭建了更简单更便捷的平台,让“陌邻”成为“睦邻”,形成了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生活和美的良好氛围。
互帮互助,串起和睦邻里情
“这次多亏了社区发的这个卡,让我及时联系到邻居帮忙,不然这病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原来家住工程小区的李阿姨高血压突然急性发作,但女儿定居国外,儿子又在外出差,正在为难时,想到了社区发放的睦邻联系卡,紧急联系到了同楼的邻居陪同去医院,病情得到了及时救治,没有留下后遗症。家住事业小区的张女士发现邻居家厨房冒浓烟,通过睦邻联系卡记录的电话,及时联系到住户,避免了一场火灾的发生。和平街道通过睦邻联系卡的推广,让居民走出家门认识左邻右舍,实现了从陌生邻居到“睦邻”甚至到微信好友的转变,通过互帮互助,拉近了邻里感情,构建了邻里和谐,真正实现了俗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
你点我应,架起党群连心桥
在睦邻联系卡上设有百姓点单区,并通过小程序可以链接到泉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云平台。群众既可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也可以通过小程序及网站点单,提出服务需求。街道辖区共成立了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法律援助、社会公益等志愿服务队伍75支。在街道辖区形成了以群众需要为前提的“群众点单、站点派单、队伍接单、群众评单”的志愿服务模式,居民提出什么样的需求,服务队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想知道糖尿病、高血压要注意什么,健康教育讲座来听一听;空巢老人想打扫屋子,关爱老人志愿者就上门……你点单我服务,送到了群众的心坎里,拉近了党群的距离,受到居民点赞。
文明实践,共建家园新模式
睦邻联系卡上还有“加入我们”板块,鼓励和接收有特长的、愿意服务群众的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家园共建活动。老党员、老教师等五老人员积极发挥余热,开展红色故事宣讲、青少年教育;懂法律、口才好的居民,遇到邻里纠纷,及时充当“和事佬”化解矛盾纠纷;退休老党员参加巡逻队,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查安全隐患;赶上节日,文艺特长志愿者为居民送上多姿多彩的歌舞节目……文明实践平台不仅满足群众“被服务”需求,也给了志愿者发挥的平台,满足了他们“服务”他人的需求。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与被服务中,形成了共建家园新模式,让社区更和睦、生活更和美。(记者 张扬 通讯员 陆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