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以来,徐州市云龙区骆驼山街道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推动党员干部在历史研习中坚定信念、在基层实践中加压赋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倾听心声,关注“最美的期待”
骆驼山街道辖区内多为老旧小区,市井气息浓厚,邻里氛围和睦,但也面临着公共设施配备和文化涵养不足,物防、技防、人防、制度防范等水平不高的问题。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推动老旧小区四防建设”为领航项目,根据社情民意线索和各社区工作实际,及时将协商会开到群众家门口,点对点,面对面,邀请区直有关部门、社区负责人、居民和政协委员作为协商主体,法律顾问和纪委专干全程监督,协商结果由各社区包挂党组织和共建单位党员“领办联办”,让协商议事真正倾听群众心声,关注居民“最美的期待”,改造社区公共空间,加快老旧小区智慧建设,实现以“心”焕“新”。
焐热心窝,托起“稳稳的幸福”
不到半小时,骆驼山街道民富园社区颜师傅家里就装好了漏电保护器。听颜师傅说,街道给低保户联系免费安装的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装置,却能解决用电的安全大隐患。时值安全生产月,在保障老旧小区房屋用电安全的实践探索中,骆驼山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的党员小组正分期分批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排查,组织党员志愿者和网格员及物业工作人员协助供电部门为困难居民安装漏电保护器,并为他们讲解基本用电规范和安全常识,在确保用电安全可靠的同时,焐热老百姓的心窝,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点亮心愿,打造“快乐的星球”
进入七月,民祥园社区“智慧车棚”项目进场施工。在场外,有党员随时帮着协调,有群众帮忙疏导车辆进出,社区党委书记孙艳说:“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智慧社区的脚步从未如此轻快。”借由每周都常态化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层讲习,民祥园社区成立了“初心志愿服务队”,联络辖区“神经元”,即“在职”机关党员、“无职”退休党员和“两新”组织的专业技术党员,依托区域化党建,形成共享资源、共商治理、共同服务的共识,统筹资金、建设、维护等问题,形成了“智慧车棚”的建设维护长效机制,为老旧小区居民公共区域改造提供了示范样本。(记者 张扬 通讯员 何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