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30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刘磊)“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大沙河的苹果畅销全国。现在市场不景气,竞争力越来越大,苹果也卖不上价了……”种了一辈子果树的大沙河镇果农李彬面对着自家果园愁容满面。
丰县大沙河镇地处丰县城南18公里,素有“果都”和“果海”的美誉,现有果树面积10万多亩,拥有全省最大的连片果园,“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白酥梨曾多次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和“中华名果”的称号。
但就是这样的“名果”如今也面临着价格低、销售难的“两难之地”,这不仅揪着老百姓的心,也牵动着该镇党委政府的心。自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以来,为促进全镇果品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大沙河镇党委将果业振兴发展列为重大民生工程,重点关注优先推行,通过多方调研、多次座谈,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市场分析,拿出了具体的可实行可推广的转型方案。
推广新技术,提高果品品质。该镇农技中心加大科技指导力度,通过开展技术培训、送科技入果园等活动,帮助果农提高种植、管理科技水平,增加果品科技附加值。实施农药、化肥“双减工程”,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果品外观和内在质量。
更新新品种,打响特色品牌。引导果农进行果品更新,丰富种植品种,通过“果品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推广“苏翠”1号梨等新品种规模化种植,利用机械化改变低效高成本的传统种植方法,完成果品更新10000余亩。同时,与专业运营机构合作,创建“知青”苹果和“沙河一号”果品品牌,加快实施“果品+旅游”“果品+科普”等新兴产业以及采摘体验基地建设,通过发布会、直播和线上媒介面向全国进行推广。
完善新载体,健全果品产业链。构建“一心、两带、一区、一园”的产业布局,以大沙河果园为核心,规划用地3000亩,建设现代果业、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的农业科技产业园;启动智慧物流、果品精加工、数字电商、品牌建设等融合类项目,大力推进投资1亿元占地64亩的中琨农发智慧冷链物流园建设,打造现代农副产品区域性物流中心;投资500万元,提档升级大沙河镇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产地仓、数字农业集运中心,打造现代果业物资供应、技术推广、电子商务、品牌培育等全果业产业链。
目前,该镇果品种植布局明显优化,早熟、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果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果品口感更佳,市场反馈良好,促进了全镇果品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