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贾汪区老矿街道:小香包绣出大“钱”景
2021-06-17 20: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18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李烨)作为徐州市贾汪煤区的溯源地,老矿街道素有“煤城”之称。近年来,过度开采导致的煤炭资源枯竭,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面临转型,下岗失业职工逐渐增多,其中妇女职工占比达40%以上。让失业妇女再就业,已然成为经济问题,关乎着社会稳定大局。

为破解这一社会难题,老矿街道通过开办香包缝制销售培训班、成立香包合作社、打造公益基金,带动低收入家庭失业女性创业、再就业,激发她们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

建档立卡,精准辅导

老矿街道通过对社区妇女代表开展座谈交流、发放调查问卷、入户上门访谈等形式,筛选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失业妇女,逐一建立个人家庭档案以便精准开展跟踪培训辅导。针对筛选出的服务对象开展专业心理疏导,重树贫困家庭失业妇女的自信心,提升专业工作技能,实现家门口“再就业”。

同时,街道妇联积极争取立项资金,2020年1月向省妇联申报“绣出‘钱’景—煤区转型发展失业困境妇女绣香包再就业”公益社工服务项目,获批4万元项目预算资金。

技能培训,致富增收

带领辖区失业妇女到马庄村香包大院和香包工作室参观学习,通过现场观摩展厅陈列的老旧物件、香包展示和缝制流程,提升大家对手工香包缝制的兴趣。

邀请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李跃华老师到社区开展香包缝制培训,在五号井社区建立香包来料加工点,为周边失业低收入家庭困境女性提供来料加工服务。

热心公益,志愿奉献

为更好地传承香包文化,加大自产自销力度,提高香包质量,老矿街道成立香包合作社,打造香包设计、制作、销售为一体的特色集聚区,引导辖区志愿者共同缝制手工香包。

合作社缝制的香包销售后的利润累计到公益基金中,全部用于辖区慰问困难家庭、孤寡老人、贫困儿童等。同时,创新设计香包样式,缝制香包用以表彰辖区文明家庭、优秀志愿者、先进模范等,打造爱心香包,进一步提升了香包的内涵。

小香包绣出的大“钱”景进一步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动能,打通凝聚和引领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