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小区新装了游乐场,还有健身器材、长廊、凉亭,家里‘一老一小’不用出去,在小区就能玩了,我们省心多了。”家住民健园的卢尚成师傅对改造后的小区连连称赞。
徐州市泉山区民健园小区位于泉山区黄河南路,房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各类基础设施老化、缺失。为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民健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坚持“四心”整治,助力“90后”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
核心引领,项目改造各方力量齐参与
小区改造改什么?怎么改?居民说了算。民健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坚持社区党委引领,完善社区协商议事会,问需于民、民意为先。针对小区改造项目、方案设计等问题上,社区党委多次组织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广泛了解民情、征集民意,找准居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痛点和难点,多种渠道谈改造、多方恳谈出主意,形成了社区党委“核心引领”、居民及各方齐参与的1+N工作法,凝聚民心、集中民智、维护民利,激发小区居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和服务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促进了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
用心设计,景观建设小区品质大提升
为居民建设“公园里的家”是民健园居民的改造愿望。在民健园小区改造中,通过征集民意,社区与施工方精心设计优化小区景观布局,美化小区环境景观,建设口袋公园、休闲广场让居民在小区就有公园的感受。在小区东西主干道北侧建设休闲健身场地一处,面积约770㎡,内有休闲凉亭、休闲长廊、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场等设施,铺设弹性塑胶场地487㎡,大大提高健身和游乐的安全系数。同时增加绿植1550㎡,绿化植物有榉树、栾树、金桂、红枫、西府海棠、紫荆、早樱、紫薇、紫玉兰、火焰南天竺、金丝桃等,提升了绿植的季节性变化、色彩多元化和布局层级感,让居民推窗见绿、四季有景。
贴心谋划,便民设施小区宜居度更高
民健园小区改造中紧抓宜居要求,进行改造提升。重点抓好“充晒停”三大居民关切热点。在楼栋前后安装便民充电桩,解决居民电动车充电难。在楼前空地安装晾衣架,设立集中晾晒去,方便居民晾衣晒被。在主干道、楼前后合适位置施划停车位,规范车辆停放。除此之外,小区行步道全部铺设了彩色的透水混凝土,小雨不湿鞋,大雨也不怕,雨停即可在上面行走,不积水;小区路灯全部更换成了太阳能路灯;安装出入口自动门禁系统,对出入车辆进行识别管理,西门进东门出减少拥堵。根据居民要求,改造中在楼栋南北侧增设污水管网,如果居民把拖把池、洗衣机放在南阳台,就不再通过雨水管排污,从而实现真正的雨污分流。改造中共拆除违建20处,施划停车位360个,安装路灯39处,充电桩2084个,监控摄像头68个,晾衣架50处,楼道灯791个,便民设施的增设让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小区更加宜居。
精心组织,跟进管理改造成果更长效
社区党委通过“党建+”引领,建设红色物业,通过每月民生约谈、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共同协商处理小区管理各类事务。社区党委、居委、居民、物业形成改造整治与长效管理相衔接、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相协调、全体居民积极参与、志愿者热心服务的1+4+N齐抓共管的小区治理良好氛围,让小区改造成果常态长效保持下去。(记者 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