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6月7日上午,在徐州市云龙区汉风街道昆仑社区,40多位居民一同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昆仑社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抓手,坚持从居民需求出发,通过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真正让社区居民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在家门口圆了“大学梦”
民之所需,心之所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昆仑社区通过线下进小区走访调研、开展“建言献策心连心”座谈会、“您的心愿我来圆”微心愿征集等方式,共搜集整理停车场改造、打造居民活动室、提高小区环境水平等居民需求51项,这其中,在家门口上老年大学的呼声最高。
4月初,昆仑社区开始了老年大学筹备工作,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将社区二楼的活动室作为老年大学上课点,配齐电脑、书籍、音响、乐器等教学设施器材,积极挖掘辖区内的“达人”“能人”担任授课老师,于5月份正式开课。课是开了,可是居民想学什么呢?这可让昆仑社区副主任王愿犯了愁,在跟老人们交流后,决定征集大伙的意见。她将筛选出的课程张贴在小区公示栏,并在网格微信群内发布,让居民自主选择,就像饭馆点菜一样。“在家门口就能上大学,而且课程全部免费,真是办到了老年人的心坎上。”刁玉英老人今年5月份,通过社区网格微信群得知社区开办了老年大学,报了舞蹈和声乐两门课程,生活过得充实快乐。目前老年大学让200余名老同志圆了“大学梦”。
特色办学,增强学习吸引力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昆仑社区突出“特色办学,创新课程”理念,依托老年大学特别增设了党史学习班,常态化、多形式的学习,并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以“庆建党百年、亮红色初心”为主题的党日活动,80余名党员同志报名参加,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6岁,党龄最长的46年,通过讲党课、诵党史、唱党歌等形式,将革命先辈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不断传承下去。“我是一名老党员,很喜欢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现在既可以在家门口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又可以和大家聚在一起学党史、唱红歌,真好。”声乐班班长邓世勤表示。
“夕阳红”增强志愿服务“邻聚力”
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为。昆仑社区成立“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搭建老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社区居民的新平台,持续助力社区发展,引导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在社区治理中发挥自身优势,他们既是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同时也是监督员、治安员、帮办员,真正做到“离职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我们小区住的人比较多,我退休了,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小区管理中,作为党员,我也愿意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帮助大家把小区管理好。”舞蹈班班长刘侠说。
目前,有31名学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助处理矛盾纠纷100余件,服务群众达1800余人。(记者 张扬 通讯员 李思璇 袁龙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