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贾汪:描绘小康蓝图 农房改善改出人民幸福感
2021-05-29 10:1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29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黄杰)近年来,徐州市贾汪区把农房改善工作作为决胜全面小康、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贾汪实际,在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同时,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城乡布局形态的全面改善,走出了一条农房改善的“贾汪样板”。

从改善农民住房,到美化乡村环境,再到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今的贾汪,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18年9月,全省开展苏北农民住房改善工作以来,贾汪区以《徐州市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实施方案》为蓝图,共改善农房6778户。其中,实施农房改善项目12个,改善6065户,危房改造289户,规划发展村庄新建翻建424户。

党建引领 打造幸福家园

贾汪区农房办充分发挥业务指导和监督作用,将改善意愿、规划设计、质量安全、服务配套、改善成效抓紧抓实,在做好农房改善的同时,将党建引领、产业配套、社会治理与农房改善项目深度融合,确保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确实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现在环境变好了,心情也跟着变好,每天晚上还能去家门口的小广场锻炼,城区的那些老伙计们都很羡慕我,政府真是为咱老百姓办成了一件大实事!”站在自家的新房子里,大李庄村68岁的孟大爷笑得合不拢嘴。

大李庄村曾经作为采煤塌陷区,地势低洼,村民大多居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低矮破旧、零散,每逢梅雨季节,还会造成雨水倒灌,村民的院子、房屋积水严重,群众对此苦不堪言。

在项目实施的前期,区农房办和大李庄村的党员干部们通过入户走访,进行了大量的民意调查,零距离、面对面倾听群众的诉求,记录村民们对农房改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真正做到了让村民唱主角、拿主张,自己的房子自己说了算。同时,大李庄村“两委”借助每月固定学习日、主题党日等活动,向村民们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带领群众一起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家园。

房子建起来了,老百姓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如今的大李庄村,街道宽敞明净,房屋错落有致,农房项目内还配套建设了村民服务中心、幸福广场、养老中心、阳光老人会客厅、微型消防站、便民服务站、社区卫生站等近10个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村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聚焦产业 促进富民增收

安居方能乐业。随着一个个新型农村社区的落地,怎样更好地强配套、兴产业,做好“后半篇文章”尤为重要。

为了实现农民群众在“家门口”能就业,就好业。贾汪区各地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原则,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徐州工业园区在农民群众搬入新居后,利用辖区200余家企业充分吸纳农民群众就近就业。

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农房改善的同时,充分利用种植的草莓、大蒜等高效农作物,推动产旅融合发展。建设草莓大棚16800个,种植大蒜32000亩,2020年草莓采摘达15万人次,形成了“高效农业为增收,草莓采摘促旅游”的良好局面。

2020年以来,贾汪全区通过实施农房改善工程,农民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4883人,人均月增收856元。“农房改善,不仅要改变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更要解决群众就业、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农房改善,真正改出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带动村民集体走向小康生活。”贾汪区住建局局长李鸿鹄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贾汪人从绿色发展中受益,也不断坚定绿色生态发展的信心。下一步,贾汪将统筹做好“产业、生态、文明、治理、改革”五个方面的工作,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