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我为群众办实事|寻子25年从未间断 警方助圆重聚梦
2021-05-25 09:0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王金贺 陈士洲 夏争春)5月24日上午,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公安局魏集派出所收到来自辖区村民送上的一面“人民卫士、真情救助”锦旗。这面锦旗的背后,是一个追寻了二十五年的回家梦。

张凤、王小顺(原名)母子向干警送锦旗

回娘家孩子意外走失

1996年农历11月的一天,睢宁县魏集镇王行村村民王敦京、张凤夫妻俩带着儿子王小顺、女儿王雪梅一起乘火车前往张凤老家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大关镇桂箐村探亲。在火车上,夫妻俩发生口角,火车达到贵阳火车北站之后,在准备出站时,王敦京带着儿子王小顺、张凤带着女儿王雪梅出站,在车站里夫妻走散,张凤带着女儿先回家了。王敦京因情绪不佳,在站台上转身的功夫,儿子王小顺就走丢了。心急如焚的王敦京四处打听、寻找,早已不见儿子的踪影。自小家庭贫困,三十六七岁时才娶妻生子,因此他对儿子王小顺特别疼爱。把儿子弄丢后,悔恨、自责与思念便日夜陪伴着他。使他再无心思干其它事情,能早日找回儿子是他唯一的心愿。

智慧新警务助力寻亲

为了寻找儿子,王敦京讨饭睡桥墩,四处张贴寻人启事,曾登报寻找,均没有结果。漫漫寻子路,满是艰辛和痛苦,令王敦京不堪回首是在15年前的冬天,王敦京再次从贵州寻子回家,又困又饿的王敦京在睢宁高速魏集出口处的一处大桥下遭遇车祸,从此失去了右腿……在2000年3月,王敦京和张凤夫妇寻找儿子王小顺无果的情况下,想到了到公安机关寻求帮助,公安机关当即采集了王敦京夫妇二人的血样。

2021年以来,睢宁县公安局根据公安部、省厅、市局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团圆”行动,今年2月19,按照公安部团圆行动的最新要求,对王敦京夫妇的血样进行了重新采集,充分运用“科技+人力”,“传统+现代”手段,经过不懈努力,最终确认远在福建安溪的陈桂福与王敦京夫妇的亲缘关系。之后睢宁警方多次前往福建安溪和晋江等地,与陈桂福(王小顺)取得联系,告知其这一消息并多次向其了解情况。5月21日,陈桂福在睢宁公安局魏集派出所副教导员郭相晶等人的带领下,坐上了前往故乡睢宁的高铁,踏上了寻亲之旅。

迟到25年的相见与拥抱

王敦京拄着双拐赶来与儿子团聚

每个走失人员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期盼。今年5月22日下午三时许,64岁的王敦京一家人接到民警电话后,就迫不及待地赶到派出所。这已不是他们第一次奔赴所里了,王敦京拄着双拐在民警和其家人的搀扶下,迎来了期盼多年的团圆和拥抱。走丢时还是2岁的娃娃,现如今已是青年,一家人再也掩饰不了内心的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紧紧拥抱在一起。

“我们能团聚,是睢宁魏集派出所干辅警察尽的力……”此时此刻,王敦京、张凤夫妻俩满脸热泪:“我的孩儿,是爸爸对不起你,把你能丢了,我们终于等到你回家了……”

“我为群众办实事,这本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基层派出所的日常就是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处理难题。”魏集派出所副教导员郭相晶说。

干警们与王敦京、张凤一家留下难忘的记忆

25年来的不懈寻找,25年来的深深期盼,寻子途中曾遭遇车祸失去右腿……终于在睢宁警方的助力下实现了“团圆”的梦想。

睢宁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施鹏介绍说,自公安部部署开展“团圆”行动以来,睢宁公安主动作为,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团圆行动,认真梳理线索,依托国家打拐信息数据,全面查找解救失踪被拐儿童,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团圆”佳话。(陈士洲供图)

标签:王敦;王敦京夫妇;干警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