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曙光》是一部反映徐州党团组织诞生历史的大型原创梆子戏。讲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徐州早期党团组织创建人、共产党员吴亚鲁奉组织之命,在徐州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武装,深入青年宣传党的主张,与封建学阀展开激烈交锋,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斗争,终于完成使命,播下革命火种的故事。110分钟的演出,戏剧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冲突接连不断,较好地塑造了吴亚鲁、苏同仁、杨二姐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日前,这一由省梆子剧院创排的情景党课在徐州市行政中心礼堂激情上演,同时向全市基层党组织现场直播,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党史教育的精品之作”“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贺礼”“接地气、提精神、鼓干劲”的高度评价。整体看,这部由省梆子剧院及徐州演艺集团多家单位联合创排的英雄正剧具有如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叙事逻辑合乎情理。上世纪20年代初某天的徐州,“灰色建筑上空,乌云翻滚,令人压抑窒息”,工厂的铁门上悬挂着巨大的铁锁。持着手枪和警棍的外国管理人员高踞对弈,他们使用的棋盘用铁轨焊制,棋子用青石雕成,大如磨石,两名工人各为一方往返搬动棋子,一工人失手砸伤脚部,失声惨叫,管理者却仰面狂笑。俗话说,滴水可以映出世界,这一幕的确是旧中国现实的折射,徐州的情形恰是旧中国民众受苦受难的真实写照。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徐州,各校师生热烈响应,高呼“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口号走上街头,学生联合会应运而生。尽管有驻徐军阀等反动势力的镇压,但受中共一大的影响与鼓励,一场震惊中外的革命风暴,马上就要在“徐州爆发了”,于是,就有了吴亚鲁远赴徐州、发动群众、建立武装、宣传党的思想等斗争场面的立体化呈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故事的来龙去脉与发展线索交代的十分清楚,令观众能很快的融入故事发生的现场,与剧中人物共同体验喜怒哀乐的情感历程,可谓合情合理,自然天成。
内容形式和谐统一。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谓之成功,其内容必然是健康向上的,形式必然是喜闻乐见的,两者达到水乳交融的完美统一,一旦“隔”着,效果一定差强人意,这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倡导的“莎士比亚化”的戏剧创作方法。这一问题在《曙光》里似乎并不存在。我们知道,梆子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自外地流入徐州与当地方言土语结合,并吸收附近曲艺、民歌等音调发展而成后,其唱腔慷慨激越、高亢刚烈的艺术特色便越发凸显。其表演在继承中国古代戏曲载歌载舞传统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仪式规律和整套完整的文学、音乐、舞蹈与技艺融于一体,感情真挚,虚实结合,节奏强烈,程式上规范严谨,技巧性高,地域特色十分鲜明。它多采用“文戏武唱”的方法,用大段唱腔来塑造人物,把剧情推向高潮。2008年6月,徐州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谓实至名归。试看《曙光》里的几段唱词:“肩负重任入彭城。放眼古彭心沉重,断壁残垣摇枯藤。燕子楼前梧桐冷,戏马台下衰草萦……长街惊看跑军马,短巷唯闻饥寒声。酒楼笙歌虽犹在,断续更似幽怨情”(吴亚鲁唱词),文字典雅,情境哀伤,颇有元曲的高古风韵,浸透了“浓得化不开”的家国情怀;“你皇藏峪里枪几杆?你红枪会里多少人?放眼乡间看一看,哪一村不见饿鬼添新坟?你除暴能除几处暴?你安民能安几处民?纵然有三处两处把粮放,怕挨过了冬荒难度春。一杯水救不了满城火,一杆枪换不了旧乾坤!”(吴亚鲁劝词),“我本山村农家女,被迫无奈入山林,打口野猪还偿愿,也算是俺回报,俺回报众乡亲”(杨二姐答词),等等,短短几句,就把革命党人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杨二姐以自己微薄之力救民于水火的侠士风骨气概描绘的淋漓尽致,令人击节赞叹。梆子戏的魅力由此可窥一斑。
青年演员表现可圈可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强调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戏曲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对演员的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均有较高要求,这不可能一蹴而就。梆子剧院燕凌院长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我们将优秀的舞台作品奉献给观众,目的就是借红色剧目营造学习氛围,提升演员的思想境界,砥砺他们的艺术水准,让他们在学党史中牢记初心使命,更好更快的成长。不同于前不久上演的广受赞誉的《母亲》一剧,本剧全部启用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冯强(饰吴亚鲁)、朱倩(饰苏同仁)、张乾(饰杨二姐)等青年演员没有辜负期待,都有不俗的表现,博得观众阵阵掌声。这种来源于本地革命题材的大戏,既能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到革命事业前赴后继的风雨历程,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能进一步升华青年演员的革命思想,促使他们尽快的成熟成长,从而让观演双方都从中受到深深的教益,这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戏剧创作方向。(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