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我为群众办实事|徐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利企便民
2021-05-17 18: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徐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学党史继承传统,悟思想创新服务”,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把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利企便民做得更实。

创新服务“减成本” 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

针对众多外地企业反应强烈的“投标企业办理基本帐户备案,需要来人现场提交承诺函,增加了疫情防控风险和企业办事成本”问题,徐州市公共资源中心党总支迅速召集相关支部专题会商。负责中心法务的同志认为邮寄承诺函,可能会出现开标时间已到,而中心未收到投标人承诺函的情况,从而耽误投标人参与正常的开标活动。经过集体多次商议,形成了依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开发基本帐户网上备案系统的工作方案。党总支迅速抽调骨干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每周实时调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开发完成基本帐户网上备案系统,上线运行后将实现投标企业网上提交备案材料,一键完成备案手续办理。

针对国土产权交易负责部门自查发现的“在办理某国有企业地下室房产转让项目过程中,发现转让标的挂牌底价和成交价格均不高,平均在3万元左右,但按照现行收费标准,向转让方和受让方收取的交易服务费最少不低于3000元,交易服务费相较于成交价格占比较大,市场交易主体参与交易活动的成本较高”问题,党总支经过集体商议,决定按照有关政策的规定运用收费自主权,根据工作实际情况适当下浮收费标准,转让项目成交金额在限额标准以下的,收费标准下浮80%定额收取。参与交易活动的企业和群众获知这一消息后,激动地表示:“真没想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我们的诉求放在心上,当成一件大事来办,负担减轻了,让我们参加项目交易更加放心了。”

“为民办实事,就是要啃硬骨头,有困难不怕,克难攻坚解决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仅要在“合”上做文章,还要在“减”上下功夫。减费政策是最直接、有效、公平的惠企措施,减的虽然不多,但是一分一毫都要让老百姓享受到。下一步,中心将持续推进降费减负,让市场主体分享改革红利。”徐州市政务办党组成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朱洪延说。

数字化建设“加服务” 提高交易增长率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创新采用“网络开标、标书邮寄”“开标不见面、样品快递送”等方式,市县一体全面部署“不见面”交易,将徐州市“不见面”交易率由34%提高到83%,迈入省内第一梯队,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今年以来,徐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和“不见面”交易项目占比进一步提升,增长率达到14%,增长幅度高居省内榜首,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推进会上,受到省政务领导的点名表扬。同时,加快建设数字化见证平台和国有资产数字化交易云平台建设,推动交易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度提升平台服务质效,努力打造“阳光交易、廉洁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省政务办将徐州市“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转型升级,优化服务促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列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交流会议上进行展示推广。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度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办事企业和群众的便利化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交易额突破1590亿元,同比增长47%,创下历史新高。今年1至4月份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交额为639.84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市级平台成交额同比增长高达138%,徐州市公共资源交易量额持续提升,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涵养为民情怀,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切实反映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要素配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要继续完善一体化平台、增强服务水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健康发展,让企业和百姓感受到温度。”徐州市政务办党组成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朱洪延说。(记者 张扬)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