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徐州棚户区改造成效明显
2021-05-10 09:40:00  来源:都市晨报  
1
听新闻

徐报融媒记者 朱友钦

5月7日,徐州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徐州名列全国棚户区改造成效明显城市第一位。

■棚户区改造全省领跑

记者从徐州市住建局获悉,近年来,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高质量快速推进,累计新开工棚户区43.8万套,占全省总量近五分之一,多年来始终领跑全省,128万群众实现了“出棚进楼”,创造了棚户区改造“徐州模式”“徐州经验”“徐州速度”。2020年度,全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新开工65947套,基本建成29259套,分别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71.2%和158.2%,完成总量全省第一。这一系列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让徐州群众居住条件获得跨越式改善、城市功能面貌实现全方位转变、城市发展空间得到突破性拓展、城市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推动区域样板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在全国、全省塑造了徐州棚改的鲜亮品牌。

■七项创新打造出“棚户区改造徐州样板”

棚户区改造因涉及群体多、诉求不同等原因,困难重重,在一些城市甚至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那么,徐州的棚户区改造为什么会受到国务院办公厅肯定并给予通报表扬呢?徐报融媒记者采访发现,徐州在棚户区改造中持续大胆创新,摸索出七项机制,打造出了“棚户区改造徐州样板”。

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棚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市棚改办,由市政府副秘书长任主任,具体负责全市棚改的组织、推进、综合协调、督办宣传等日常工作,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全市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创新工作方式,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讲条件、不找理由,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实现了棚改工作进展有序、推进有成的良好局面。

创新资金筹集机制。建立“上级补贴、银行信贷、政策减免、社会投资、土地运作”等“五位一体”的资金筹集机制,在确保政府隐性债务不增加的前提下,2020年获得棚改专项债25.3亿元;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加强对接,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运作模式,并全力做好前期已融资剩余资金提款工作;加大商业银行项目资金贷款力度,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有效推动中期票据、私募债、企业债和资产证券化(ABN)等融资方式,为棚户区改造提供资金保障。

创新行政审批机制。为保证棚改定销房“早开工、早见效”,围绕征收居民“少过渡、零过渡”目标,大力推进棚改定销房建设进度,优化定销房项目审批流程,采取联合会办等方式,打通定销房手续审批绿色通道,将定销房前期审批时限由6个月压缩至2个月。积极研究推进“拿地即开工”方案,有效缩短定销房建设周期,减少征收居民在外过渡时间,合理降低征收成本。

创新工作决策机制。在棚改项目实施前,严格按照《市本级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和界定标准的通知》要求,广泛征求民意、深入调查摸底,通过汇总梳理、调研筛选、对接认证,形成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初步棚改计划。经分管市长、秘书长组织多轮讨论完善后,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项目实施方面,认真制订项目补偿安置方案,经反复论证,上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

创新项目运行机制。通过规范征收程序和征收行为,确保棚改工作依法有序推进。一是建立健全房屋征收工作机制。研究出台《徐州市主城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若干问题的规定》,调增了过渡费、搬迁奖励等补偿标准,构建和完善了高质量房屋征收体系,有效推动了徐州市房屋征收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严格执行风险评估制度。项目启动前,对补偿安置方案、群众接受度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严格审查,满意率达到90%以上方可启动实施。三是维护征收补偿的公开、公正、公平。全面推行房屋征收全过程公开和信息公开,严格履行公示、公布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四是畅通投诉举报通道。组建棚改投诉救助受理中心,公布举报电话,听取群众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五是严格履行监督制度。项目实施方案由部门会审、政府审批,纪检监察和审计人员全程跟踪督查、审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创新政策保障机制。通过市场化评估确定补偿和安置价格,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面棚改居民的安置需求,徐州采取了“三项特殊政策”:一是对棚户区拆迁中符合经济适用房条件的直接安排经济适用房;二是对双特困户和符合公租房条件的采取公租房安置;三是对经济困难、补不起差价的建立了棚改慈善救助机制,实行共有产权安置。

创新督查考核机制。将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列入市对县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并建立了绩效问责和考核奖惩机制,采取定期调度、现场督办等方式加快推进。对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协调、跟踪督办、一抓到底,保障了棚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严格制定棚改范围和标准

棚改范围和标准是棚改的先决条件。徐州按照国家和省对棚户区改造工作要求,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均出台了棚户区改造范围和界定标准,将棚户区改造原则上控制在市、县中心城区和全国重点镇镇区范围内,优先考虑城市危旧房和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界定了建筑密度原则上在50%以上,房屋使用年限80%以上超过20年,房屋安全为危旧房(C、D级)、房屋存在安全隐患等棚户区改造标准。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南京特派办和审计部门对徐州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专项审计时,均给予充分肯定。

■科学有序安置棚改居民

在棚户区改造实施过程中,定销房安置、货币补偿安置等都最受关注。记者了解到,徐州充分考虑到被征收居民的意愿,采取了“就近、异地定销房安置,货币补偿安置”等方式,保证项目按时、顺利推进。对选择实物安置的居民,按照协议约定,均按期完成回迁安置。

徐州市根据住建部和省政府对棚改工作因地制宜调整货币化安置政策要求,市政府2018年4月份印发了《关于取消货币化安置优惠政策的通知》,取消了选择货币化安置给予拆迁评估款10%补贴的优惠政策,实物安置比例已由原来的30%提升至95%以上,稳定了徐州市房地产市场。同时,为满足棚改居民实物安置需要,本着“以拆定安、精准测算、梯次转移、就近安置”的原则,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模式,超前制定下一步棚改安置房建设规划和建设计划,去年新选址52宗定销房地块,占地面积近5500亩,可建定销房源约800万㎡,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近期,徐州正在征收的湖北路一地块,定销房的两个选址都是黄金地块,货币补偿金额也符合市场走势,因此征收进展非常顺利。

■高质量建设定销房工程

很多人一提到定销房,都和质量差联系到一起。但近年来,徐州的定销房却很受欢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定销房不仅位置好且质量非常高。

定销房建设是决定征迁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徐州始终坚持定销房建设先行,优先保障定销房建设用地,其它招商引资、商业开发等项目一律为定销房项目让路。

在定销房建设上,切实做到“三个高标准”:坚持高标准设计、坚持高标准建设、坚持高标准配套。徐州市云龙工业园三期I地块定销房项目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此奖项为中国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沛县火车站北地块荣获省级绿色智慧示范工地、江苏省建筑施工标准化三星级工地。

■棚改推动区域样板建设实现新突破

徐州目前正将棚户区改造工作作为破解城市发展限制、推动城市开发建设转型的重要抓手,推动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显著提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群众居住条件获得跨越式改善。棚改工程作为徐州市最大的民生工程,通过人性化拆迁改造,彻底解决了棚改居民吃水难、如厕难、行路难等困扰棚户区群众多年的生活难题,大幅提升了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通过打造一个又一个现代化居住小区,实现了棚改区群众的“出棚进楼”,成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

城市功能面貌实现全方位转变。把棚户区改造与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紧密结合,抢抓新一轮城镇化发展和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机遇期、加速期,对棚户区改造和工业企业搬迁腾出的空间,从规划建设农贸市场、放心早餐、社区医疗机构、中小学和幼儿园、公交首末站、街头绿地等基础性项目,到建设音乐厅、艺术馆、规划馆、文化(健身)中心、轨道交通等功能性项目,为市民的生产、生活、休闲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从改造户部山、回龙窝、潘安湖、吕梁湖、九里湖等历史文化片区及风景名胜区,到打造泉山森林公园、龟山公园、楚园、故黄河、徐运新河等风景旅游区,真正让城市与自然相互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赢得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誉。

城市发展空间得到突破性拓展。随着拆迁量的不断提升,为徐州加快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腾出了50000多亩的土地资源,不仅拓展了城市转型、生态转型、产业转型、经济转型空间,抚平了城市发展的疮疤,也打通了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更增加了城市发展的潜力。

在此次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中,明确表示2021年对棚户区改造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时,给予适当奖励或倾斜支持。这对徐州来说,显然又是一个好消息。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