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郑微)长期以来,财政收支矛盾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为破解这一矛盾,徐州财政部门创新实施“开源、节流、增效、改革、防风险”五大行动,以促进我市财政可持续发展,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财力保障。4月13日下午,徐州市财政局在新城区徐州报业传媒大厦举办新闻发布会,就深入开展“开源、节流、增效、改革、防风险”五大行动的具体举措、所取得的成效等内容进行发布。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徐州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冲击。此外,疫情防控经费、扶持企业政策兑现等应急性支出大幅增加,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2021年,徐州市各领域财政支出增长刚性较强,实施“十四五”规划、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民生等方面资金需求较大。在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如何破解财政收支矛盾,是徐州财政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市财政部门提出实施“开源、节流、增效、改革、防风险”五大行动,来保障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
五大行动包括五项内容。一是实施开源行动,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统筹管理政府各类收入,深挖增收潜力,促进全市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确保实现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的目标任务。二是实施节流行动,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完善支出标准,统一支出安排原则,深挖节支潜力,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优化支出结构,加大重点领域和刚性支出保障力度,提升幸福民生保障水平。三是实施增效行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强化完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使资金管得严、放得活、用得准。四是实施改革行动,加快构建现代财政体系。扎实做好2021年财政改革发展与创新工作,加快构建财政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五是实施防风险行动,坚决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坚持以问题风险为导向,防范地区发展和生态环境、脱贫攻坚、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风险,着重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据了解,五大行动开展以来,财政收入实现“十四五”首季开门红。今年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7.2亿元,增长29.8%,收入总量和增幅分列全省第6位、第4位,增速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年初预算的28.7%,超序时进度3.7个百分点,收入增速和质量同比均呈现大幅提升。财政金融政策导向初步显现,综合运用财政、货币、监管等政策工具,促进银行优化存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已组织实施第一批财政资金存放,截至3月底,徐州市存贷比76.55%,较去年同期增加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市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和典型经验,优秀成果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