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张亚轩)如何培育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各县(市)区、徐州经开区、徐州高新区和市各相关责任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做的怎么样,从今天开始到月底,市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培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邀您评选优秀案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企业,始终是徐州工业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无论是做大工业产值,还是提升经济质量,大企业始终冲在前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伟表示,当前,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徐州工业面临着新一轮发展的“黄金窗口期”,亟需精准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工业企业(集团)尤其制造业既需要“铺天盖地”的“单项冠军”,更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部署,市工信局牵头制订了《徐州市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培育工作方案》(徐委办〔2020〕57号),大力实施培大育强、挂大靠强、招大引强、扶大助强战略,力争到2022年培育工业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千亿级1家、百亿级20家、百亿级后备100家的“1+20+100”雁阵梯次发展格局。
2020年,在全球经济遭遇疫情重创的背景下,我市重点工业企业(集团)骨干支撑作用明显,保证了全市经济稳定运行。126家重点培育工业企业(集团)营业收入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的60%以上。市工信局根据《徐州市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培育工作方案》,牵头成立了市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培育办,建立了重点企业培育库,制定了工作例会、领导包挂、问题销号、会商会办、一企一策、管理创新、宣传报道、任务清单、督查督导、评先评优等十项工作制度。
此次2020年徐州市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培育工作优秀案例评选,共收集到各地各部门上报的40个不同特点的案例,有抓供应链比较突出的,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成效明显的,有工作专班、驻点办公助推企业发展的,有运用大数据助力普惠金融的,还有助力企业引进人才的,扶持政策各具特色。你可从中选择不超过30个优秀案例侯选项,每天每人最多可以投10票。经过网络投票排序和专家组评审,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30个。
●投票通道
1:关注都市晨报微信公众号,选择“案例评选”参与活动。
2:下载“汉风号”客户端,从首页或城市栏目里进入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