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村大棚辣椒长势喜人。
◎文/图 徐报融媒记者 张德鹤
颜子舒 通讯员 王忠源
近年来,邳州燕子埠镇在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温室大棚种植,依靠规模化反季节种植,村民冬闲变冬忙,收入有了保障,日子越过越红火,走上了致富增收的“小康路”。
人勤春来早,农忙正当时。近日,在燕子埠镇尤村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种植户李登峰正带领工人在他家的大棚内管护、采摘辣椒。由于多地受冷空气影响,蔬菜供不应求,价格大幅度上涨,尤村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因保暖措施到位,产量几乎没受到影响,村民的收入也翻了好几倍。
李登峰开心地说:“蔬菜价格特别好,尤其是辣椒,以前最多五六块钱一斤,现在最高达到16块钱一斤,客户还都争先来订购,就我这一棚辣椒,不到三亩地,预计会有15万元收入。”
近年来,尤村设施蔬菜连年增产,村民收入逐年提高,迈向了富裕的道路,而这条路的领路人正是李登峰。李登峰以前种地效益并不高,直到2004年,他从朋友那听说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特别挣钱,想尝试一下,便通过看电视、看书学习大棚种植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第一年种植的茄子就卖了个好价钱,这给李登峰吃下一颗定心丸。
随着大棚蔬菜发展越来越好,李登峰也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2010年,他被镇党委及村民推选为尤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一起种植大棚蔬菜,挑起全村脱贫致富的担子。现在,尤村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人口比例近70%,大棚数量达400个,主要种植茄子、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
大棚蔬菜种植还带动了当地人就业,特别是大龄群体。他们无法外出打工,便纷纷选择到蔬菜大棚干活,劳动量不大,收入稳定。“去年,尤村村集体收入达到49.7万元,2021年我们要争取达到80万元。全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每家都有私家车,日子越来越好。”李登峰对尤村未来满怀憧憬。
同样,鹿寨村很多村民也尝到了大棚蔬菜种植的甜头,村民王庆就是其中一员。“我种了4棚蔬菜,年均纯收入超20万元。”王庆兴奋地告诉记者,当初他能走上大棚种植道路,多亏了镇里的大力支持。2011年,常年外出打工的王庆回到村里,恰逢镇里鼓励种植大棚蔬菜,不仅提供政策扶持、技术支持,还给每个大棚提供10000元的资金补贴,于是王庆毫不犹豫加入种植队伍,从此便搭上了致富快车。
近年来,燕子埠镇依托温室大棚,反季节规模化种植大棚蔬菜,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现如今,全镇高效设施农业超12000亩,分布在尤村、鹿寨村、燕子埠村等8个行政村,共1200户农户种植大棚蔬菜,带动周边10000余人就业。以喜儿、二尺红头绳为代表的绿色农产品品牌,销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及徐州市周边地区。
燕子埠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黄继辉介绍,2021年,镇里要对所有蔬菜大棚提档升级,生产高档绿色有机蔬菜,打上包装走精品路线,迈向高端市场。同时,还要对各个蔬菜大棚生产基地道路进行硬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让种植户有一个更为良好的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