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拳拳赤子心 殷殷桑梓情
2021-01-21 09: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209年,农家子弟刘邦带领一批丰沛弟兄,从徐州出发,历经连年征战,九死一生,终于建立统一而强盛、绵延400余年的大汉王朝。沧海桑田,这个王朝的伟大和灿烂随着时光流转更加炫目的呈现出来,汉族、汉人、汉语、汉字、汉服、汉礼…“汉”字所蕴含的意义、精神、文化,已深深融入每个华夏子民的血脉,成为我们的民族标识。上世纪90年代初,便有专家提出“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的概念,并详尽给出了看两汉文物“三绝”、看大汉王朝创建、看经典作品取材、看两汉文化遗址等充分证据,但在文化界、考古界、旅游界,“两汉文化看徐州”的共识并未达成与确立。如何发掘汉文化遗存,扩大徐州汉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今天徐州文博旅游界的重要课题。徐州博物馆刘照建研究馆员的专著《片云出岫》(科学出版社)在这方面作出了努力和探索。读罢此书,掩卷长思,笔者在如下三方面印象深刻。

坦诚的赤子之心。赤子之心,意指纯洁善良的心地,它如质地晶莹的美玉,温润、率直、纯真、善良、向上。“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总有一种引人靠近的力量。老子认为,这种单纯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我们甚至感觉,葆有赤子之心,也是不忘初心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照建自四川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先是从事考古和文物管理,后又在文化机关工作,应该说,生活还是甚为自在和安逸的,就这么一路走下去,也能轻轻松松稳稳当当的过好一生。抱着“总不能就这样把日子混下去”的想法,于是便着手搞点研究写点东西,“给平庸的生活添加一抹亮色”。他说,收录本书的这些东西,并非有意为之,不是为了评职称或拿学位,主要是因为打心底里喜欢。照建坚持认为,个人基本生活有保障,个人爱好得到满足,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在大家纷纷涌向“舒适圈”“安逸圈”的今天,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宁愿苦守青灯黄卷做些研究推广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当下应该坚守的正能量。

浓郁的桑梓情怀。正如前面所言,早在30年前,有识之士就曾提出“两汉文化看徐州”之宣言,为此,他建议说,加大徐州汉文化研究力度,重新梳理汉代文物资源,出版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将徐州汉文化内涵和意义阐释清楚,将徐州汉文化价值和影响力做出准确定位,为徐州汉文化的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照建本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数十年如一日就如何做大做强徐州汉文化等相关问题鼓与呼,并执笔成文,以期引起重视。时至今日,照建每天思考的依然是“如何进一步扩大徐州汉文化影响,提高徐州汉文化在海内外知名度”等重大主题,一片丹心,可谓日月可鉴。

执着的学人品格。《片云出岫》收录照建近年研究成果,较全面体现了徐州汉墓的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和汉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等诸多方面,专著凡三篇56万字。翻阅该书,最令人感动的是照建痴情执着的研究习惯和学人品格。如关于北洞山楚王墓墓主的研究,他在参阅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见,且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逐步修正自己的主张”,撰写《徐州西汉前期楚王墓的序列、墓主及相关问题》一文,发人未发,得到业内专家“令人耳目一新”的赞许;《略论徐州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色》《徐州汉文化发展战略研究》《西汉崖洞墓防排水设施发现研究》等等,内容无论“宏大叙事”还是“具体而微”,都能引发读者对叫响徐州汉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出更为深切的思考,令人击节赞赏。呕心沥血著成一部把个人追求和事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力作,正是岁月对他辛勤耕耘的最好馈赠。(雪原)

标签:徐州;徐州汉文化;文化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