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报融媒记者 陈羿帆 见习记者 李雨昕 通讯员 盛洁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回顾过去一年,徐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各项事业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市已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服务。
●提升服务质效
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过去一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坚持围绕缓解企业融资难抓落实,统筹发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让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该局进一步发挥银行信贷融资主渠道作用,强化政策引导,印发《徐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徐州市“获得信贷”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提高我市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持续扩大信贷投放规模。会同人行徐州市中心支行、徐州银保监分局制订实施《“普惠金融·徐州在行动”实施方案》,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和获得感。开展普惠金融县区行活动,组织金融机构开展“三送一对接”,共梳理金融政策36条、金融产品102个、政策类产品11个,汇编印制宣传材料5000余份,累计向221家企业授信18.62亿元。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925.88亿元,比年初增加1148.60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0.55%,位居全省第6位。全市银行业普惠型贷款余额1037.91亿元,同比增长24.4%,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3.95个百分点。
为增强资本市场融资功能,该局制定实施多项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全省地级市中最高标准的上市奖补政策,精准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成功举办“创融徐州平台启动仪式暨股权融资路演活动”,该局创建的以“徐州股权融资综合服务平台” 网站为支撑的“创融徐州”服务平台体系同步开通运行,截至目前,网站已注册服务证券、创投、银行机构和上市挂牌企业超过1000家。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上市贷”“投融贷”“鑫动资本”“上市保”等多项信贷和融资担保产品,累计服务企业75家,授信金额54.83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市上市公司11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新增江苏股交中心挂牌企业234家、总数达到1124家,居全省第三位;在证监会审核1家;新增报江苏证监局辅导企业4家。同年,全市新增直接融资694.29亿元。
在规范地方金融从业机构运营的同时,该局努力实现业务规模、质量、效益的均衡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绩效。加快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实现市、县全覆盖,推进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接入省再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风险共担机制。截至2020年11月底,融资担保机构新增担保金额62.57亿元。
●提供金融支持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该局迅速响应落实苏政50条和政策措施22条,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受影响企业信贷支持12条,引导金融机构简化业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确保资金供给。督促金融机构落实“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政策, 对贷款到期和还款困难企业采取延期还本付息、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借新还旧等支持措施,并对部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下调利率的优惠政策,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资金压力。11月末,全市银行业采取延期还本政策支持企业贷款总额104.6亿元。
在疫情防控期间,督促指导全市金融机构给予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基准以下利率支持,贷款利率最低至3.15%。督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费让利,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担保费率由1%降至0.7%以下,对生活必需品类的新型农业经营市场主体降至0.5%,平均年化综合费率降至0.83%及以下,减收700多万元。优化融资担保流程,开辟“绿色通道”,进行线上审批,简化业务流程,全力保障资金供给。截至11月底,市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111.11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业务规模64.75亿元、同比增长58.93%,占全部在保余额的58.28%。
与此同时,在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设“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绿色通道”,综合融资成本比上年度同期、同类企业下降0.5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平台已接入银行40家、融资担保公司5家、小贷公司3家、转贷公司2家,上线金融产品299项,注册企业47000家,当年撮合成功获批授信金额254.85亿元,超额完成年初上线企业30000家,实现融资150亿元的目标任务。开展多种形式银企融资对接,组织全市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银企对接会,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200余企业负责人参会,现场签约授信5.63亿元,有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扩大信贷投放。
●推进金融改革
不断激发金融发展活力动力
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构建现代金融体系。2018年7月,我市启动市区三家农商行风险处置化解和改革工作。两年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现代商业银行标准,积极指导帮助筹备组全面完成14项改革流程,为徐州农商银行重组打下了良好基础。截至2020年6月末各项存款突破700亿元,贷款规模445亿元,各项收入同比增长21.9%,发展质态稳定向好,较改革启动前已发生质的改变。2020年7月29日,江苏银保监局正式批复同意筹建徐州农商行,9月28日,徐州农商行正式挂牌开业,市区农商行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为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该局积极推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农发行和太平洋保险、人保财险等8家金融机构签订资产置换入驻协议,针对物业置换中遇到的难题,采取条线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对接省级金融机构,加快推进合作洽谈进程。修订完善2020年“招金引银”考核细则,引导各地高质量开展“招金引银”,年内全市共招引金融机构65家。
此外,该局创新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开展服务品牌建设,把地方金融监管工作放到打造区域样板大局中谋划,深入开展利民便企“双百行动”,积极打造“创融徐州”服务品牌,以实施“2311”行动计划为抓手,创新系列金融服务企业发展举措,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申报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联合市财政局申报财政部等五部委开展的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并获批,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3000万元。争取真抓实干激励政策,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表彰我市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诚实守信金融环境、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