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跑出污染防治的“徐州加速度”
2020-12-30 09:11: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徐报融媒记者 甘晓妹 见习记者 刘淑婷

“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但挑战、压力依然存在,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突出“深入”——12月22日,生态环境部为未来五年我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定下了总体思路。

“十三五”期间,徐州市在完成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规定动作时,始终围绕“创新”二字做文章,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下一步的“深入”做了有益而意义深远的尝试。

一个“平台” 盯住十二个污染防治责任主体

今年3月份,“徐州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以排名第一的成绩入选“江苏省2019年度十佳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创新案例”。目前,污染防治“徐州样板”已在江苏省全面复制推广。

“一直以来,徐州市环境执法监督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是涉及生态环保职能的单位和部门多达12个,这种局面导致了职能分散、交叉。”徐州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利用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打破各单位单打独斗的僵局,让生态环保工作真正发挥出综合监管、应急指挥、监督再监督的作用。

徐州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自2018年12月5日正式上线以来,平台各项功能运行平稳,市、县、镇三级使用良好。平台从“合力”二字入手进行破题,打通各环节信息不畅的壁垒,将生态环境执法及污染治理行为的全流程纳入线上管理,从而建立起以信息为主导、用体系来支撑的污染防治“智慧监管”新模式。

在徐州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运行现场可以看到,政府“12345”热线、环保“12369”热线、数字城管、生态环境部微信、生态环境部门移动执法系统以及部分重点企业、工地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等端口,已经全部接入平台。

徐州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除了在常规“硬件”上有突破,还在各级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中嵌入了“再监督”模块,从而能够开展全流程、嵌入式监督。

一张“绿网” 铺就智慧化污染防控作战平台

12月24日凌晨1时21分,“金龙湖绿网”智慧化污染防控平台通过雷达扫描,发现北部片区存在1条明显的污染传输带。强化工作组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立即沿着雷达传输的路线北上,一路上不时摇开车窗查看、不时利用手持监测仪监测数据,一个点位一个点位做“排除法”。最终抵达存在嫌疑的位置后展开进一步排查,并锁定污染源为沿路怠速停靠的十余辆重型货运车辆,当即责令车辆驶离,并对沿途进行了洒水降尘。2时30分许,雷达热点消失。

数据显示,2020年,经开区两个国控点综合排名一直位居全市前三名。“我们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金龙湖绿网’。”经开区污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8年,徐州经开区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全市率先建成了“金龙湖绿网”智慧化污染防控作战平台。目前,开发完成预警管控、在线监控、指挥作战3大系统,VOCs产排行业在线监控、工地扬尘在线监控等9大功能模块,构建了集源头预警、过程拦截、末端治理于一体的立体化、全覆盖、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控实战平台。

无独有偶,铜山区也尝到了高科技防污的“甜头”。“我们建立的科技溯源平台,通过雷达扫描、走航车监测、无人机巡查,葵花8号卫星遥感,形成‘地、空、天’三位一体监管系统,精准查找突出环境问题。”铜山区污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精准治污,必然是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一次“断腕” 推进四大重点行业转型升级

2020年6月30日,以钢铁产业闻名的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迎来历史性一刻——按照徐州市部署,以当天为最后期限,利国镇8家钢铁企业只保留1家。

而这距离徐州市召开全市重点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动员大会,正是两年的时间。

“我们不讲任何条件,主动压减过剩产能,仅2018年就压减炼铁产能超550万吨。”利国镇相关负责人说,2019年结合“城北清源”行动,利国镇强力拆除关停墓山后片区“散乱污”企业228家。

推进钢铁、焦化、水泥、热电等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是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经过两年的努力,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18家钢铁冶炼企业已关、停、拆除15家,全市11家焦化企业已关、停、拆除8家,全市62家水泥企业有44家企业设备已拆除,贾汪区26家整合为2家、铜山区14家整合为2家、经开区全面退出水泥产业,诚意水泥启动搬迁至绿色建材产业园。12项热电整合项目全部完成。

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徐州市还毫不动摇推进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市委市政府壮士断腕的决心,也让企业坚定了转型发展的信心。作为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的代表企业,徐钢集团董事长王爱钦表示,徐钢集团将围绕做特钢、优钢,积极打造绿色、智能化企业。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