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态
2020-12-29 09:19: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新沂水性超纤生产线。 徐报融媒记者 郑思宇 摄

◎徐报融媒记者 骆耀明

按照徐州市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培育工作部署,新沂市围绕产业能级壮大、结构转型、层次提升、底色优化“四大任务”,调整存量、引导增量、壮大总量,加快要素集聚,突出创新引领,优化政策扶持,全力加快重点工业企业培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2月25日,新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堂清在接受徐报融媒记者专访时说:“今年以来,新沂市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心无旁骛抓有效投入,创新创优抓要素保障,持之以恒抓环境建设,‘1号工程’等重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水性超纤、中新钢铁等一批龙头型项目进展良好。”

突出培大育强

精准施策促进扩量增效

深入开展企业培育。建立六大培育库,在列入徐州市12家重点培育工业企业基础上,遴选30家具有重大支撑带动作用企业开展梯次培育,其中超百亿元企业1家、50亿元以上3家、5亿元以上26家。指导中新钢铁、卧牛山防水材料等12家重点企业(集团)培育库内企业制订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市领导包挂。建立规上企业培育库,全年入规数量超80家。建立全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质量标杆企业培育库,引导优势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持续加强运行监测。坚持固强固优和补短补缺统筹兼顾,按月分析培育进展情况,密切关注重点企业重点指标运行变动情况,加强监测调度。深入排查薄弱环节,对列入重点培育企业开展全面调研摸底,围绕项目建设、要素配置、科技创新、市场销售等方面,精心梳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找准找实问题的症结所在。组织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培训,保障企业用工,加强与市外有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关系的域外企业联系,打通供应链条,解决企业因疫情造成的资金、物流、人员等问题,做好原材料、资金、运输等生产要素保障。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出台《关于推行产业链链长制的意见》,围绕超纤材料、冶金装备、智能电器、通航产业、医药化工、光电显示、新型建材、纺织材料等8条产业链,分别成立8位市领导牵头的8个工作组,建立“一名市领导、一家牵头部门、一个工作小组”组织领导体系。在谋划研究的基础上,强化梯次推进,明确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重心、重点任务。锚定招商引资1号工程,主攻产业链上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项目,对全市实施的100个重大产业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一体化推进。一批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新兴项目相继落地建设。

聚焦动能转换

创新引领加快转型升级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制订《关于推进产业“转型出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细化4大类15项推进内容,具体55项目标。围绕产业规划布局,全力打造医药健康、先进材料、冶金装备、智能电器等总产值超千亿级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依托中新钢铁、伟业铝材、圣戈班等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打造500亿级冶金装备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星诺医药、国奥源、慧聚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集研发、制造、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医药健康产业链。深入推进化工行业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全力争创省级化工园区,推动11家化工企业向医药、日化及电子化学新材料等领域转型。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制订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年行动计划,围绕增材制造、光电信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上下游结合、全产业链贯通”的新兴产业体系。

构建产业创新平台。围绕新兴产业培育、细分产业集群、板块主导特色产业集聚,探索实施政府代建、招商联建、第三方承建等建设新模式,大力开展“量身定制”式规模化、集约化的标准厂房建设,对外贸易加工产业园、光电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相继开园运行,园区累计建成标房35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12家。实施标准厂房综合效益考核机制,评价入驻企业综合效益产出,促进高效利用。积极构建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加快经开区科创园、国家科技转移中心东部基地、高新区明发软件谷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集“技术研发、创业孵化、小试中试、科技加速”等为一体的科创服务平台。

推动企业融合创新。制订《“两化深度融合年”活动实施方案》,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探索“5G+智能制造”发展,大力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行动、两化融合典型示范培育行动、企业上云行动、首席信息官培育等行动。重点实施43个技术改造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56亿元,引导和支持伟业铝材、新河化工、沪千人造板等企业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化改造,加快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制造装备,新河化工、华信新材料等5家企业获批智能车间,占全徐州获评数量42%。

强化政策支持

要素供给提供发展保障

落实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好省推动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持续发展50条、稳外贸稳外资22条,编制发放政策汇编“大礼包”,积极争取上级预算内投资、专项债、转型升级等政策资金47亿元。落实“企业减负”各项政策,对涉建领域及各类保证金进行集中整治,建立涉企价费“清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年累计降低实体企业成本16.3亿元;围绕徐州市支持中小企业21条等惠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制订出台细化落实方案,减免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性房产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户房租1500余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近700家;发放三批826家企业稳岗补贴653万元,稳定就业岗位近万个;落实社保费减免政策,减免社保费2亿元,涉及中小微企业2349家。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着力化解企业反应突出的资金和产业人才方面问题。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引入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2家,构建“投贷保补”联动的投融资新模式。在信贷支持、融资担保方面积极开展银企对接,解决企业的金融需求,市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以银团贷款、项目贷款、流动贷款、PPP等方式共支持市内18个重大产业项目,提供授信金额49.42亿元,投放信贷资金27.14亿元。制定《新沂市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举办“钟吾学子看家乡”“百企名校行”等引才活动,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探索产教融合培养新模式,举办“资本流动、人才涌动、项目跃动”“大院大所看新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引进一批高层次引领型人才。配套实施“筑巢引凤”工程,东升、晨曦、紫荆等3个6万平方米人才公寓相继建成,吸引各类技术人才、青年大学生7100余人。

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制订《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心怡效率、心怡保障、心怡服务、心怡监管“四大集成目标”,以增强企业获得感为出发点,细化30条具体任务,开展“五大专项突破”行动,着力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开放包容招商环境、严肃公正法治环境、温馨和谐社会环境。创新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从企业关注的实事干起,积极实施“一网通办”工作模式,努力做到问题应解尽解,审批应减尽减,服务应优尽优。大力推行项目建设“服务专员制”和“全程代办制”,着力打造“心怡代办”“项目驿站”等服务品牌,全面叫响“心怡营商·赢在新沂”金字招牌。

陈堂清表示,下一步,新沂市将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先进制造业主导发展,现代服务业驱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