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为脱贫致富注入强劲动力 “三乡”工程让新沂乡村“香”起来
2020-12-16 09:05: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徐报融媒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薛君

进入冬季,天气寒冷,新沂市瓦窑镇返乡大学生徐建楠的设施蔬菜温室大棚内却温暖如春,各类瓜果蔬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据了解,这里生产的蔬菜远销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

徐建楠是瓦窑镇招引的返乡人才之一。回到家乡后,他多次到全国蔬菜基地交流学习,成立了润土蔬菜苗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参加种植知识培训,并创立了“欣浩”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在他的带动下,目前,瓦窑镇设施蔬菜年销售总量达到9800吨,成为周边地区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近年来,新沂市委、市政府坚持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大力实施“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的“三乡”工程,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一批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活跃在乡村一线,助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截至目前,新沂市共招引各类人才680名,其中,农业领军人才4名,紧缺人才6名;返乡能人364人,招引投资23.63亿元。新增农村自主创业869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137人,带动农民就业3万人。

今年43岁的葛修连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电镀行业,并在浙江开办了鼎丽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UV真空镀膜加工。经过十几年的深耕细作,他的公司逐渐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2017年,葛修连带着他的电镀工艺和经营理念回到新沂市新店镇,投资兴建了新沂市鼎丽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如今,他的公司年产值不仅超过两千万元,还解决了130余人的就业问题。

今年初,他被评选为新沂市第二届“十大创业之星”。谈到回乡创业,他深有感触地说:“不管在外居住生活多久,只有回到家乡后才能找到归属感。现在能回来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我感到很幸福。”

人才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2017年,新沂市新安街道选配在外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张翔为臧圩村党总支书记。上任后,张翔带领村里的种养殖大户跑市场、拓销路,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让村里的盆景花鸟市场成为苏北鲁南地区的重要集散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0万元以上。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张翔带领村“两委”班子扎实推进公共空间治理,投资1000万元打造以党建为引领的文化公园,并采用发包的方式将文化公园内的相关设施出租发包。乡村的优美环境不仅为臧圩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为村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在“三乡”工程的实施中,新沂市充分发挥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将全市返乡人员及在外创业的本地籍企业家回乡创业纳入招商引资范围。引导支持返乡创业人员立足当地产业和资源优势,投身优势产业、行业,拓展返乡创业空间。新沂还完善和创新金融体系,增强财政支持力度,为一大批创业典型提供资金保障,让他们在家乡的广阔舞台上,实现返乡追梦的美好向往。

201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黄金花抓住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决定回到家乡创业,在新沂市时集镇天鹅湖畔租下了近500亩荒地,成立了徐州木槿花科技有限公司。她从扬州引进优良品种,带领员工经过5个多月的辛苦劳动,将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优质木槿园。如今,黄金花的公司已开发出花茶、面膜、水、乳、霜等十余种系列产品,不定期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来基地打工,带动了数百名乡亲走上致富路。

家住时集镇白石村的农民高维学告诉记者:“以前种粮食,一亩地一年能挣七八百元,自从把土地租给他们种花后,除了每亩地的租金收入外,我们还可以到木槿园打工,每个月又能多赚一笔。”

“三乡”工程的实施,为新沂老百姓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新沂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