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赵娣
今年以来,新沂市突出社会精细服务,社区多元服务,通过民主协商、移风易俗、网格化管理等一系列举措,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要坚持科学施策,积极探索治理新路子,着力构建起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先导、自治基础、智治支撑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新沂市委书记高山说。
民主协商
乡村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新沂市北沟街道塔山村自然条件优越,乡村生态文明基础良好,然而村庄周边一些山场、林地中,充斥着一个个坟包和墓地,甚至出现了“青山白化”现象,迁坟被提上了工作日程。
迁坟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由于部分村民对迁坟政策理解不到位,导致此项工作一度停滞不前。
塔山村党支部书记乔春虎以“迁坟”为突破口,多次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与村民深入交流,上门走访相关人员,耐心听取他们的诉求。同时制订了迁坟“五步法”等专门方案,多次召开会议,协商解决有关问题。最终,在16天内圆满完成了迁坟2292座的任务,从源头上杜绝了“青山白化”现象的蔓延。
去年以来,塔山村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乡贤及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定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不断完善民主协商议事机制,访民情、听民意,有条不紊地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健全了统筹协调、多方共治、规范有序、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民主协商议事是解决基层难题的重要举措,我们通过现场办公、现场议事、现场决策等多种形式,先后解决了道路改造、拆除违建、绿化造林、湿地公园建设等一系列群众关心的事情,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乔春虎说。
截至目前,新沂市285个村(社区)共召开协商议事会议326场,参加协商人员4745人,达成共识915个,解决具体问题824个。
移风易俗
文明新风建设硕果飘香
近日,新沂市邵店镇朱圩村村民张君娇迎来了女儿出嫁的好日子。与以往村民办婚事门前摆宴席不同,当天张君娇只在门前摆了一个礼簿台,亲朋好友来出礼的每人送一袋米、一袋面或者一桶油,出礼人在恭贺新人之后各自返回并没有留下来参加宴席。
“送米面少摆宴,说实话,刚开始我们也有顾虑,担心这样做会不会礼数不周,现在看,亲戚朋友对这种方式很欢迎,我们也就放心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只摆了3桌招待远道而来的亲朋。”张君娇介绍说。
“如何把移风易俗与勤俭节约融合起来,引导新人喜事新办,新沂在全市开展了新人送米面活动,很受群众欢迎,效果非常好。”新沂市文明办副主任周末介绍说。
人情风,人人怕,当面祝贺背后骂。很多群众心中一百个不乐意,但行动上又唯恐落下。新沂市下定决心打出组合拳,刹住歪风。推行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厚养薄葬。
首先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等公众人物发出倡议书,制定出台了《规范党员干部婚丧嫁娶事宜暂行规定》,明确办理婚丧嫁娶“十不准”,严格执行承诺制、备案制、问责制等五项制度,对违规的实行“一案双查”。近两年来,共查处党员干部违规行为39起,查处问责62人。
新沂还建立起1+2+10网格包挂模式,即1名党员带领两名志愿者包挂不低于10户家庭,开展喜事丧事到家门、急事难事到家门、矛盾纠纷到家门、关心关爱到家门“四到家门”志愿活动,通过上门可以了解红事信息,同时与民政局开展信息协同,提前做好白事信息数据登记。新沂市285个村(社区)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两委工作人员、小组长等组成,全程介入红白事办理,按照理事会章程约定的标准、流程、仪式,实行事前提醒、事中服务、事后跟踪,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长远账”。
繁琐的传统礼节少了,人情花费少了,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移风易俗工作自然而然得到了广泛支持,很多村、社区都把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到村民公约中来,自觉遵守。
网格化治理
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你好,我是新安社区网格员,来进行人口普查,请开一下门。”在别人下班的时候,新安社区网格员们还在一线进行人口普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新沂市各社区网格员联合志愿者普查员共同开展人普工作。社区联合小区物业通过发放《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致广大居民群众的一封信》、小区公示栏张贴宣传画、网格巡查宣传等方式在辖区内对居民进行人普宣传,推动第七次人口普查有序工作。
新沂市制定下发了《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要点》,持续推进“网格+党建、12345”等工程建设,汇聚公安、司法、民政、信访、城管等条线业务数据,实现互联互通、融合共享。目前已有效整合政务热线12345、数字城管、司法行政、消防警情、党建等数据资源。
新沂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综治中心联动一体运行,实现了事件分拨、风险监测、预警联动、应急处置、数据共享、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督查考核等功能,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和网格一体化、高效化、实战化联动模式。
在选派461名优秀政法干警担任村级“法治书记”作为“网格指导员”基础上,选派“三官一律”(警官、检察官、法官、律师)进网格,发挥其职业优势,利用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资源,有效调解社会治安、婚姻家庭等方面矛盾纠纷,通过开展“进村送平安、入户讲法治”系列活动,做好法治宣传,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知晓率和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