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完成电池更换、每年替代柴油120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0吨、减少污染物排放400吨、年运营费用降低14%……12月8日,全国首个城市新能源渣土车换电运营示范项目落地徐州,30辆新能源重卡和徐州渣土运输一号换电站同步投入使用。这组数字见证了新能源车换电领域的创新成果,也开启了新能源商用车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整洁悦目的白色换电站里,一辆新能源渣土车缓缓驶来。随着一句“车辆已经停靠到位”的温馨提示,一只黄色的机械手抓起了车上3吨重的电池,拖回站中进行充电,同时抓起站内已经充满的电池放回车上。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这辆能量满格的新能源车就重新上路了。在刚刚投入运营的徐州渣土运输一号换电站里,记者发现与传统加注燃油的方式相比,新能源车整个换电时长与加油无异,实现了智能化操作,无人为干预。而与采用充电模式的新能源车相比,换电模式每10万公里能够节约将近1000小时,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出勤率——而这样一个换电站的建设面积,甚至不到一个充电站的25%。
新能源发展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但在目前,新能源商用车几乎难以脱离城市运转,最大的掣肘就是电池容量有限、充电时间过长,无法满足远距离驾驶和频繁出勤的要求。针对行业痛点,徐工集团全新打造零排放、零污染、低噪音的新能源重卡,并与国家电网携手推出了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以融合创新推动新能源车网联化、智能化,构建新兴产业生态。该项目是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在徐州落地的创新尝试,在车辆性能、续航里程、购置价格与燃油车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实现了污染排放和使用成本的显著降低,首批30辆车预计一年能节约运行成本约120万元。为全面满足徐州城市渣土清洁环保运输的需求,2021年底前还将投建2、3、4期换电站,为全市新能源渣土车运输全面提供换电能源补给,助推城市运输领域绿色转型发展。
国网江苏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睿表示,该项目大幅提升了车辆的使用效率,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以模式创新推动解决行业痛点,具有较好的典型示范意义和社会效益,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徐报融媒记者 邬政 李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