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泉山加快推进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建设
2020-12-06 09:48: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徐报融媒记者 魏宁 通讯员 王媛

12月5日,泉山知识产权集聚区高价值专利促进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举行。论坛上,中知创荣(江苏)知识产权研究院揭牌,这是淮海经济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以高价值专利培育和高科技企业孵化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知识产权科研和运营机构,通过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提升专利质量,从创新源头上夯实知识产权保护基础,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省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单位、省人才工作先进区、省创新型试点区、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近年来,泉山区在省、市统一部署下,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的指导服务,充分利用泉山知识产权服务业优势,多管齐下推动稳量提质,取得良好成效。

泉山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年来,泉山专利申请量8498件,专利授权量4718件,发明专利申请量358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298件,相关专利指标均在淮海经济区城区领先。尤其是2020年,全区新增专利申请4883件、授权263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564件、授权1193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95件,PCT专利申请达到242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指标位列全省前列。企业专利申请和企业专利授权占全市比例达8.9%和8.7%;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有效专利量862件;获得中国专利奖6个,获得省级专利奖3个,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获得长足发展。

自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泉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以江苏淮海科技城为主要载体,坚持知识产权与创新驱动、科技金融、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知识产权培训—创造—运用—转化—托管服务链条,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建成立足泉山、服务徐州、辐射淮海经济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知识产权服务工作体系与协调机制;建成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涵盖代理服务、法律咨询、金融服务、培训服务、维权援助、信息利用、战略分析、复审诉讼、商业运营等环节的完整服务产业链,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对泉山区、徐州市乃至淮海经济区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支撑。

为加快工作推进,该区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泉山区建设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泉山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泉山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区财政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500余万元,用于集聚区的建设、管理及服务。

目前,泉山拥有知识产权及相关服务机构25家,从业人员800余人,基本保障了区内对信息咨询、专利代理、商标版权代理、法律咨询、金融服务、转移转化等各类知识产权服务需求。泉山区还以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科技大厦、徐州软件园C-11号楼(物理空间)为建设载体,积极培育本土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吸引国内外知名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入驻,计划累计集聚服务机构30家,知识产权从业人员1000人。依托淮海经济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网上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和创新资源建立定制化的数据库,支持服务机构通过平台为企业提供价值评估、交易经纪、咨询等知识产权服务,成立泉山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推动泉山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行业的整体扩充和全面加强。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泉山区将在省、市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强化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与应用,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优势,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和宣传、推进管理政策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本区高质量发展和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促进和支撑作用。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