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压垮成年人只需要一个“家长群”?徐州家长和老师怎么看
2020-11-12 16:26:00  来源:彭城晚报  
1
听新闻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你们上课不用心教,下课叫我们批改作业,那我要你们干什么?我那么有时间守群消息,我不会自己教吗?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就是让我帮忙批改作业,改完作业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你辛苦了’。说实在的,辛苦什么,教我教、改我改,是谁辛苦啊?”

近日,一位家长在短视频中一连串的吐槽,引发众多家长的共鸣,认为他说出了很多家长不敢说的心声,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不同角色职责的大讨论。

微信群、QQ群等家长群,让家校沟通方式变得更为便捷的同时,也给老师和家长增添了许多的烦恼。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记者调查

“不关注班级群,不代表不关心孩子学习”

近年来,关于班级群的事件层出不穷。近日,记者在徐州市各中小学门外随机采访多位家长,其中部分家长表示,这正是说出了他们想说又不敢说的心里话,但也有家长认为,该家长的反映过于偏激,并不是所有的家长群都变成了“压力群”。

何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女儿初二,儿子三年级。“上了一天的班,晚上回家还要辅导孩子,真是心累。”何女士说,她把两个孩子的班级群全部设为置顶消息,白天上班时抽空监控一下,特别是儿子的班级群,老师每天都在群里反馈前一天的作业情况以及课上的知识点哪些孩子没有掌握牢固,提醒家长课后多帮孩子复习。何女士说,虽然有时也被点名批评,但是可以接受,毕竟老师是为了孩子负责。

“大家都觉得不关注班级群,就代表不关心孩子学习。”孩子今年上高一的胡先生对“变味”的班级群颇有感触。“虽然孩子已经上高中了,老师、家长也常常在群里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我并不经常关注,有时一个星期都不去看家长群的动态。”胡先生说,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自己的判断和决断能力。如果每天都生活在老师、家长的指令里,那就是一个程序,不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因此,对于孩子要信任,要始终和孩子站在一条平行线上,有问题第一时间联系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家长唐女士对于班级群也是敢怒不敢言。“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刚开始无法适应新环境,经常因为上课说话、下课打闹被老师点名。”唐女士说,那段时间天天担惊受怕的,就怕老师在群里不定时的召唤。

班级群“变味”,多来自于家长们的“焦虑”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对班级群有怨言的多为幼儿园、中小学生家长,反映家长群较为和谐的则多为高中生家长。

家长朱女士表示,女儿幼儿园的家长群里不仅有爸爸、妈妈,甚至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在群里。老师在群里发布重要信息时,有时需要回复。而她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及时回复,等到想起来再看的时候,就需要“爬楼”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信息,因此有时特别烦躁。

对此,市区一所小学的李老师认为,班级群矛盾的升级主要来自于家长们的“焦虑”。现在的家长多数是80后,是高等教育扩招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有人还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因此,他们对于老师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很关注,而这样过度的关注有时也会带来误会和矛盾。

比如:有的家长会认为,遗漏了老师的消息或者对老师发布的内容没有表示,会影响老师对自家孩子的看法,从而产生了一种焦虑心理;还有的过于关注自己的孩子,经常有家长因为孩子的小打小闹,最后在班级群里发生争执。

李老师说:“班级群应该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是为了孩子而努力,此外,家校群是方便学校与家长互动交流的平台,学校应该再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符合实际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并且形成一定的监督机制。”

■各方声音

老师:除正常教学,还要做专职“保姆”

采访中,不仅家长有话要说,老师也是一肚子苦水。王老师是市区一所小学的英语教师,承担四年级3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在3个班级群里。她说,每天看班主任在群里发各种通知或是班级活动掠影,有的家长甚至会在群里提要求:老师请提醒孩子喝水、老师活动照片没有发我们家孩子的照片……王老师说,一个班平均50个孩子,班主任除了正常教学,还要当每一个孩子的专职“保姆”。

对于作业批改,王老师说:“3个班150个孩子,英语作业不仅是家庭作业,还有单词、词组、句型的默写和课文的背诵,平均每天检查每个孩子3项作业,150个孩子就是450份作业。书面作业有时会要求家长回家看一下,主要是想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有时会把讲解完的试卷让孩子带回家订正,家长在群里对着老师发的答案看一下孩子订正是否正确,家长就认为是老师不负责,或者让家长变相负责老师的工作。从老师的角度出发,对每一个孩子都事无巨细地讲清楚是不可能的,而且说实话,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最大的还是家长,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能够正向引导才是明智的做法。”

学校: 一个班级两个群,设置群公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班级群变成家长、老师的负担,违背了建群初衷。为减少这样的负担,一些学校老师纷纷对班级群、家长群设立规矩,对无事献殷勤、不必要的回复等现象直接亮红灯。

徐州市北辰小学就曾出台家长群公约:

每名学生加群的家长原则上不超过两人;

群内交流严禁涉及政治敏感话题、商业广告等内容,群内交流不攀比、不炫耀,传播正能量;

老师不在群里点名批评学生,如需与家长沟通,则单独联系;

老师发布的通知等,除声明需回复外,不要跟帖回复,以免其他家长遗漏通知;

可发布或转发读书心得、育儿感悟等内容,但每天总数不超过5个;

群内交流时间为8:00—20:00,其他时间非特殊情况请不要发言……

采访中,不少家长还表示,现在每个班级几乎都有两个群,一个是禁言群,只有老师能发言,家长只能看,方便家长看到通知。另一个没有老师的单纯家长群,在这个群里,家长可以畅所欲言,有家长孩子在里面发些孩子拼课的消息,总之吃喝玩乐、谈天说地、拉票拼团,大家各取所需。

徐州市教育局:不得在微信群、QQ群里公布学生负面信息

为了规范使用微信群、QQ群等家校沟通平台,早在两年前,徐州市教育局曾出台《关于规范使用微信群、QQ群等家校沟通平台的通知》,不过并未强制执行,只是提出一些建议。

其中,提到了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家校沟通平台管理制度。要加强对教师、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对发送的文字、数据、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要进行审核和监管。要规范家校沟通时间,避免干扰教师、家长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要规范家校沟通内容,不得在微信群、QQ群等家校沟通平台上以各种形式批评学生、公布学生负面信息等。

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老师应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群里与家长交流。学校要建立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家长会、家校课堂、社团活动、亲子共读、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校园开放日、千校万师进家庭等家校共育活动,积极探索新时期多元化家校沟通渠道。

徐报融媒记者 李小委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