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金山街道碧水湾社区:村民住楼房 社区服务忙
2020-10-20 09:24: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徐报融媒记者 甘晓妹 魏宁 通讯员 王媛

10月16日,在泉山区金山街道碧水湾社区服务中心二楼,社区艺术团正在排练豫剧《绣红旗》,准备参加区里的汇报演出。75岁的孟宪华娴熟地拉着二胡,神情严肃,沉浸其间。

节目间隙,孟宪华恢复了朴实幽默的表情,和记者侃侃而谈。作为大山头社区的居民,孟宪华从2012年入住碧水湾社区,从此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生活,也从“村民”转变成了“市民”。说起以前的生活,孟宪华颇为感慨:“以前村里离学校也远,烧的煤球、柴火,用的液化气,房子阴暗潮湿。”

从2012年开始,孟宪华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用上了天然气,小区周边学校、菜市场、浴室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现在的生活就是一个字‘恣’!”

“我们也都经历了一段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孟宪华说,刚上房那会,由于生活习惯、文明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大家对于新的生活并不适应。上房伊始,打煤球、烧锅炝等行为还存在一段时间。但是,这种行为也伴随着小区一天天的变化而逐步减少。如今,走在碧水湾社区内,这些不文明行为早已不见踪影。

“以前在村里没有娱乐的地方,大家聚在一起也就打打扑克牌。现在环境好了,休闲娱乐也有了固定场所。”孟宪华说。2018年4月,精通吹拉弹唱的孟宪华加入了社区艺术团,每周一、周四,与邻里乡亲一起排练节目,也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

屯里社区的王秀荣也是2012年搬进碧水湾社区的。“刚上房那会乱,现在整整齐齐的。”王秀荣说,碧水湾社区是几个村和部分城市社区的居民搬到了一起,经过这些年的相处,大家从陌生变得熟悉,真正把碧水湾当成了共同的家园。

社区党委书记吴淑华介绍,碧水湾社区作为一个较大的拆迁安置小区,主要安置大山头、茶棚、屯里3个棚户区改造的社区和燕子楼、欧庄等12处市重点工程拆迁安置的居民,小区内的硬件、绿化、道路早已今非昔比。

走在碧水湾小区内,道路两侧高耸的法桐枝繁叶茂,崭新的游步道,好人广场、“法治亭”等公共设施齐全。4671户、15000多人,偌大的碧水湾社区如何管理好?“靠服务!”吴淑华说。就在今年9月29日,在社区服务中心二楼民主协商议事室,一场主题为“关于协商碧水湾社区开展免费公益周末特色课堂的问题”的协商议事会召开。

说起这个议题,吴淑华介绍,由于小区居民八成以上来自涉农社区,大家的文化水平不是太高,对子女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多数村民都在外打零工,许多孩子到了周末没人看管。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求,社区联合矿大南湖校区志愿者开展免费公益周末特色课堂。

“很有必要”“是件好事”……此项议题得到了居民代表的一致同意。

正是社区服务的不断完善,也让居民的文明素质持续提升。

为给居民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社区还专门开设了党群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妇女儿童、未成年人等多功能活动室并对社区居民免费开放。联合辖区泰山南社区医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社区医护人员定期走进社区免费义诊服务,为社区居民免费测血压、测血糖,同时开展健康讲座,竭力为老百姓的健康服务。

吴淑华介绍,由于社区居民较多,为维护小区安全稳定,社区不断精细网格化服务管理,社区网格员每天对各自包挂的楼栋进行安全、消防、治安巡查,排查矛盾纠纷和重点人员。社区还联合街道、物业每周对小区进行一次深入“大扫除”活动,对小区杂物进行彻底清理,实现了道路干净整洁畅通有序。继续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发展直接服务于养老、助残、救助、文体活动等基层急需的社区社会组织,创新管理服务,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全面提质提档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记者手记

从“村民”到“市民”

◎魏宁

碧水湾社区,徐州市较大的一个安置小区。从上房之初,记者曾多次深入社区采访。由于八成以上居民来自涉农社区,在从“村民”到“市民”的转变过程中,经历了一段适应过程。

记得刚上房那会,在小区采访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单元门口晾晒着打好的湿煤球,摆放着许多锅炝子和柴火。印象较深的是,一户人家正在操办喜事,楼前的绿化带内支上了大锅,各种碗筷散落一地。农村的生活印记还很重,生活习惯的转变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从文明创建到党建,从社区治理到好人好事,每次到碧水湾都能看到新变化。10月16日,再次到碧水湾采访时发现,这里较之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小树如今已枝繁叶茂,曾经破败的小区绿化如今成了景观,曾经的煤球、锅炝子早已不见踪影,曾经的杂乱无章如今变得和谐有序……碧水湾变了,碧水湾的居民变了,从社区环境到居民素质,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社区在变美,看到了居民素质在提升。

采访中,许多居民说,我们经历了一个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而美好的,在社区的点滴服务中,我们看到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这里的“村民”早已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市民”。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