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记者 张扬 通讯员 陈士洲 夏争春)“什么是‘扫黄打非’?‘扫黄打非’的意义?‘扫黄打非’我们该做什么?”9月25日上午,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党委宣传委员李莉萍,在全镇2020年“扫黄打非”工作推进会和各村宣传及网格员参加的“扫黄打非”业务培训班上,郑重宣讲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传播秩序、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扫黄打非”有关政策法规、知识和宣传资料。来自全镇各村、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宣传员、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镇机关人员等200多名相关人员相继参加培训学习。
“扫黄打非”宣传入社区
李莉萍介绍说,中秋、国庆“两节”临近, 为净化镇区及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环境,进一步普及“扫黄打非”知识,充分调动广大居民支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积极性,魏集镇以“10月服务月”为契机,组织党员志愿者在陶河、湖畔槐园等社区公园广场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宣传及文艺演出活动。活动通过开展有奖问答,派发宣传资料、宣传礼品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扫黄打非”的有关政策法规、知识,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参与。一会儿工夫,咨询台就围满了群众。现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其乐融融的景象。
咨询现场,一位市民询问说:“我想开一家网店卖书,请问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工作人员耐心地回答说,需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家住附近村的张静女士问:“我在淘宝上买的个别书本,纸张很差,是不是盗版的?应该如何辨别非法出版物呢?”“第一看封面,第二看正文,第三看版权记录,第四看装帧……”咨询台的该镇文化站长夏争春胸有成竹,耐心又细致地予以回答,给现场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扫黄打非”课。
通过此次活动,广大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引导群众提高对有害思想和文化侵袭的防范意识,自觉抵御各类非法出版物和文化垃圾,为净化文化市场营造了良好氛围。
“绿书签”宣传进校园
解决未成年人身边的“黄”“非”问题,一直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备受关注的焦点。8月31日,正值开学第一天,魏集镇政府组织镇村志愿者到中心小学开展“扫黄打非”暨“绿书签”宣传进基层、进校园活动。
活动上,魏集中心小学“扫黄打非”小卫士成立并授旗;镇文化站为中心小学“扫黄打非”小卫士捐赠了正版图书;魏集镇执法局、司法所宣讲了“护苗·普法宣传课”;中心小学的师生们在“绿书签”行动倡议宣传横幅上签名。
李莉萍介绍,从今天开始至10月底,由镇机构改革后新设置的为民服务中心牵头,联合综合执法局、社会治理办公室等部门,合力推进整合重组工作,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公众尊重创意、支持正版,抵制有害出版物,携手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现场向学生和家长发放“绿书签”、播放宣传口号及讲解宣传等方式,促进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协调一致,携手护航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当天,共发放“绿书签”及相关宣传资料1100多份。
专项执法检查在行动
今年基层“三整合”改革以来,魏集镇执法局细化改革任务,“打包”推进服务执法工作,全面融入新机构、树立新作风,结合暑期、学校开学季等重点时段的工作特点,加强对中小学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整治,重点清查书店、报刊摊点及文具店、打字复印店等场所,依法查缴含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出版物,坚决取缔销售非法出版物的店档及游商。
检查中,突出了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的意识,维护正常的文化经营市场秩序。同时,结合扫黄打非“护苗”行动,推动“扫黄打非”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引导中小学生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切实增强抵御网络文化垃圾和有害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随后,检查小组来到镇域5家学生书店,对场所内是否存在销售非法出版物进行现场抽查,并针对经营许可证、网络内容是否存在有害信息、店内消防安全是否到位等进行全面检查,让“扫黄打非”行动构筑群众“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