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种下小芦笋 走上致富路——记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魏崇民
2020-08-31 09:29: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魏崇民在查看库存。

◎徐报融媒记者 蔡思祥 通讯员 于修善 张婉

栽下“摇钱树”,念好“致富经”。时下,丰县赵庄、孙楼等乡镇大片成规模的芦笋种植业,成了当地农民增收奔小康的新兴产业。

在丰县赵庄镇芦笋种植基地里,75岁的村民李老太和一群年轻妇女正娴熟地采摘已经长成的芦笋。看到一筐筐摘下来的芦笋,李老太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芦笋每斤保底卖到3元,高了可以卖到7元左右,现在每天采摘下来的供不应求,在基地干活的村民每天能挣近百元工资。”

而这一切,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省2019年度第二批乡土人才,获评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的丰县新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崇民。

“最近公司的芦笋已恢复对日出口。”在丰县新胜食品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传说中的“芦笋大王”魏崇民。

来到公司冷库,魏崇民拿起一棵芦笋芽头告诉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芦笋适应性强、易于种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良好。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1996年从商务部门辞职创业,与芦笋结缘,创办了丰县新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至今已24年,他主要从事无公害绿色优质高产芦笋的种植推广与加工出口,同时对当地农民种植的西兰花、大蒜、洋葱、牛蒡、山药、毛豆等进行收购、储藏加工销售,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芦笋种植后第一年亩收入3000元左右,3年后收入在万元以上。”为了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魏崇民带领公司一班人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本着互惠互利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近几年先后在丰县孙楼街道穆楼村及周边村种植了3600亩优质高产绿色芦笋标准示范基地,并建立了专业管理机构和植保队伍。2018年、2019年又在赵庄镇大刘集村发展种植600亩绿色芦笋示范园,并与农户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仅此一项使1000余户农户直接受益,户均增收近万元,间接辅助带动了3000余户农户增收。同时公司每年招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下岗职工70余人,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利用目前资源、区位和交通便利的优势,魏崇民又投资承建了丰县苏鲁豫皖边界农贸蔬菜果品交易批发市场二期工程,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及周边地区市民提供了一个安全、放心、便捷的农副产品及肉类品供应保障平台。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市场容纳商户360余家,安排600余人就业,去年实现交易额近10亿元,有力地活跃了市场供给,丰富了百姓餐桌,实现了农民增收,在当地乃至周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农副产品的顺畅流通。

魏崇民除积极帮助本公司贫困职工外,多年来还一直帮扶着孙楼街道的10户贫困户,帮助他们找门路、想办法,一同致富。目前这10户人家均已脱贫。魏崇民积极参与爱心活动,他个人近几年累计帮扶贫困户50余家。魏崇民说:“能把芦笋种好,带着乡亲们一起奔小康,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