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新沂:转型调绿 生态留白 发展含金
2020-08-14 16:4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14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赵娣 朱军宇)没有异味,干净整洁、绿树成荫。8月13日,记者走进新沂新河农用化工有限公司,花园式的工厂让人颠覆了对化工企业的认知。

“我们与清华大学合作采用精馏技术,固体废物数量减少90%,闻不到所谓的气味,是源于生产工艺从之前的湿法捕集改到现在的干法捕集,不产生工业废水,同时工艺尾气通过RTO高温焚烧全部达标排放”,新河农用化工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部长王晴自豪地说。

一提到新沂,农化工是一贯的印象。的确,化工产业曾是新沂的传统优势产业,全年应税销售曾占全市比重30%。然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之痛也让新沂人付出了沉重代价。

“面对转型出关,唯有自觉匡正发展理念,正确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推动产业底色向“绿”里转,才能实现新沂永续健康发展。”新沂市委书记高山说。

转型调绿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不是相悖不可调和的,绿色便是最好的调和色。

为此,新沂投资近20亿元,大力推进化工园区提档升级,依法关停34家化工企业,建设居民搬迁基础设施,建立安全环保在线监测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对重点高耗能企业开展专项节能监察,建立绿色类项目储备库,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今年6月,在省化工集中区认定评分中,新沂位居第1位。

“现在园区利用一园一档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对企业环保问题严格监测,我们企业按照环保标准,进行了烟气排放提标改造、废气VOC治理以及防尘网改造,有效控制了企业源头污染排放。”新沂市晋煤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薛震告诉记者。

不仅是环保监测,新沂按照“压低上高、压小上大”的要求,依法依规淘汰环保不达标、安全没保障、技术低端落后的化工企业和项目,实现“两断三清”,封闭运行,2020年实现化工企业入园率达100%。

生态留白

在新沂锡沂高新区,吸引人的不仅有智慧光电等产业园,更让人注目的是寸土寸金的高新区里保有一处湿地公园正在建设中。这便是塔山湿地公园,面积21公顷,其中设计内容包括湿地景观营造、旅游休闲与湿地科普项目设置等。

这一方湿地,便是新沂生态画卷上其中一处留白。然而,可别小看这处留白,大大提升了新沂招商引智的软实力,它给新沂高质量发展留足了无限可能。

除此之外,新沂市本地的危废集中处置能力也有了长足进步,先后引进光大国际、北京高能等有实力的国企央企,建设固废危废处置设施。到今年底,新沂市将形成年焚烧4.06万吨、填埋3.5万吨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在徐州市名列前茅,有力保障了生态环境安全。

发展含金

“非常感谢管委会对项目的关心支持,现在二期项目已经破土动工,相关生产设备已经在订购,项目整体进展非常顺利。”新沂鲁花花生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宫旭洲高兴的说。

很难想象这一块土地,曾经是一家“僵尸”企业,通过政府科学处置,现已唤醒了沉睡资源。

在新沂,土地再利用也是绿色转型的题中之义。近年来,新沂市不断加大对“僵尸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截至目前,共完成了34家“僵尸企业”及7家“半拉子”工程处置任务,释放了闲置土地3340余亩,盘活了闲置厂房69万余平方。

不仅是土地再利用,在项目招引落地上,新沂从源头评估项目的“含绿量”和“含金量”。在化工产业集聚区唐店片区,总投资10亿元的燕龙基再生矿产项目,设备安装完成,进入试生产。该项目建立了一条完整的废玻璃综合利用产业链,建设世界上单体废玻璃分拣产能最大、效率最高以及技术工艺、环保处理最先进的分拣加工生产线。

如今,新沂新材料、智慧光电、冶金装备等产业集聚发展,今年招商引资“1号工程”更是实现历史性突破,总投资150亿元的中新特钢、110亿元的水性超纤新材料、57.5亿元的晋煤恒盛新材料产业园、52亿元的圣戈班铸管生产基地、50亿元的高端智能冰箱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开工建设,转型出关“稳健扎实”。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