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见习记者 朱睿)上半年,我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推进工业经济加速复苏。1至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3.75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总产值1985.96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较前5月收窄3.6个百分点。6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产值分别增长15.7%和14.3%,当月增加值增速居全省首位。
为科学有序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市工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在督促企业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坚持分类别、分阶段精准施策,推动全市工业企业安全有序复工,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市企业防控组认真梳理龙头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名单,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50条”、市“21条”等惠企政策,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温暖。
我市大力推动工业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等重点方向,推进实施345项亿元工业、31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精准化推进40个、总投资 211亿元的智能制造项目以及43个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年度重点项目。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高效推进,83个项目完成投资210.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2.1%,高于全部完成率5.5个百分点。“四大行业”转型重点项目全面展开,新沂中新特钢、铜山徐钢特钢、沛县金虹特钢以及邳州龙兴泰碳基材料等8个项目在建7个,上半年完成投资109.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1.5%,新沂圣戈班铸管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6月,全市列统的36个工业行业中17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较前 5月增加3个,33个行业较前5月继续回升、增加7个。百家重点监测企业产值同比增长4.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4.8个百分点;工业应税销售收入2444.9亿元,同比下降1.8%,降幅较前5月收窄1.9个百分点;制造业税收完成176.89亿元,同比下降11.2%,降幅收窄2.3个百分点。
从工业结构看,全市重点发展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半年产值增长12.1%,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2.8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集成电路与ICT、装备与智能制造分别增长18.2%、7.0%和16.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7.3%,占比达46.7,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6月末,四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规上企业达458家、净增17家,产值增长12.1%、高于全部工业12.8个百分点。
从投资结构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2%,增速高于全部投资26.1个百分点,占比达到15.7%,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受鑫晶半导体大硅片项目等42个体量超亿元的项目影响,增长75.7%,拉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7个百分点。从新增长点看,上年底以来新增394家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86.3%,拉动全市2.3个百分点;新增的312家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59亿元,拉动全市5.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