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日徐州讯 6月22日,徐州仁慈医院脊柱科再次利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一名76岁的胸椎压缩骨折患者完成智能微创椎体成形术。这已是仁慈医院脊柱科一周多时间内完成的第9台骨科机器人引导下椎体成形手术。
手术机器人以智能机械臂为基础,仿照经皮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施术步骤,进行椎体成形术定位以及骨水泥植入,让手术设计精准指导手术实施,开创了脊柱外科新时代。“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由机械臂主机、光学跟踪系统、主控台车构成。它能根据术前规划路径,自动调节进针角度、确定定位点,并智能自动寻找。该项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手术精准度,减少透视次数以及手术风险的发生。”骨科大主任、徐州仁慈医院业务副院长张贯林介绍说。
家住邳州的76岁孟大爷,一个月前,老人在家搬重物时摔倒,疼痛严重不能活动,在家卧床一月没有缓解,被家人送来徐州仁慈医院治疗,经检查诊断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指征明确,需要进行椎体成形术。
主治医生与其家人进行沟通后,考虑到患者已76岁高龄,本身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手术风险较大。手术团队联合内科、麻醉科展开术前讨论,谨慎评估手术安全,确定利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进行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方案,并制订最优化手术步骤。
6月22日,孟大爷的椎体成形手术进行,手术不到1小时顺利结束。6月24日,术后两天,恢复良好的孟大爷坐在床边收拾,准备出院回家了。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医生精确定位植入物或手术器械,精度达到0.2毫米,尤其对微创术式、高风险区域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它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可用于全身十三处以上部位,精准度达到亚毫米级,实现机器人引导三维空间手术设计完美呈现。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天智航公司等自主研发,历时十五年,团队先后攻克导航技术、机器人技术等一系列基础和临床难题,成功研制。相关研究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16年获得中国第一个国产手术机器人最高等级产品注册证
徐州仁慈医院2019年11月底引进江苏省第二台“天玑”骨科机器人,5个月时间骨科9个病区共完成机器人引导下手术131例,包括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经皮钉棒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加压螺钉固定,以及舟骨骨折螺钉固定、股骨头坏死减压植骨、胫骨平台骨折加压螺钉固定、跟骨距骨骨折螺钉固定、骨肿瘤活检等手术。“天玑”以它强大的光学追踪系统和操作稳定的机械臂,帮助骨科医生精准完成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精确度,降低了手术风险。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引进,代表该院智慧骨科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王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