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徐州大彭镇:“学、和、乐、美、爱、兴”六工程 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2020-06-17 10:3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17日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戚俊校 黄全智)开展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围绕“谋百姓需、铸乡村魂、聚群众心、固执政基”的主题,按照“一村一亮点,全镇创品牌”的目标定位,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培育向上向善新动能,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与人居环境整治“百千万”工程结合起来,依托整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文化广场等基层阵地,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学”,政策宣讲进万家,全民素质强起来

铜山区大彭镇“百姓名嘴”李尊栋在街道开展理论宣讲

近两年,铜山区大彭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组建“百姓名嘴”理论宣讲团。把党的创新理论编制成小册子、改编成小剧本,通过说、唱、演的形式,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送进社区、送到乡村百姓家,既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又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文明实践中得到有效传播。大彭镇权寨村胡兆春深有感触地说:“百姓名嘴就是不一样,简单通俗、颇具土味的理论宣讲更加贴近一线,大众化的说唱,为高深的理论增添了土味,大家听了之后对方方面的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该镇还特别注重以“主题党日”“微型党课”等为载体,普及党的理论政策,广泛宣讲党史、地方史,唤起乡愁记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仅2019年就开展各类理论宣讲40余次,受众人群高达2.3万人次。

“和”,镇村两级上下联动,德善并行左右互动

大彭镇卫生院在夹河村开展义务体检活动

弘扬社会正能量,孝德文化入民心。大彭镇因地制宜地利用百姓大舞台、文化礼堂、道德讲堂、法治一条街、法治广场、善行义举榜等宣教阵地,积极开展德善行动在一线活动,引导村民践行孝德文化,带动广大村民传承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3年前,该镇村民张孝华的老伴沙书兰半身不遂后又摔坏了大胯,而张孝华患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根本照顾不了,一时想不开,就寻了短见。幸亏发现及时,张孝华捡回了条命,沙书兰也被女儿接回家照顾,但好好的一个家,眼见着就要散了。对于张家经历的劫难,该镇楚王山文物管理所74岁的“守林人”田世英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坚定地跟张孝华说:“咱们得救她,不然对不起良心。”在田世英的帮衬照顾下,沙书兰老人的身体渐渐好转了起来。据悉,该镇通过常态化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评选以及道德模范、党员示范户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新时代好家风,让人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道德典型,彰显榜样力量,真正起到道德模范作用,影响带动更多的人传播好人好事,争做好人好事,涌现出敬业奉献的党员项立永,助人为乐的党员刘永好,孝老爱亲的好媳妇徐桂兰、兰芳等一批身边好人,“好人效应”引领着乡村德育文明,传递着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浓重了文明村庄底色。

“乐”,把文化送到家,让文化的种子生根发芽

大彭镇程庄村利用百姓大舞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铜山区大彭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凝聚文化力量,整合全镇资源,不断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成立“太极剑”“太极扇”两支队伍,组织开展乡村广场舞大赛,创建“古韵大彭”微信公众号。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辖区居民定制“文化套餐”,并以“古韵大彭”公众号和“彭一网”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宣扬,积极引导辖区居民参与社会活动,分享文化带来的喜悦。“这两年,我镇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大力推进“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平台建设,培育挖掘地方文化人才,扶持农村庄户剧团、青年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开发民间民俗工艺品,支持群众自办文化团体,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们文化生活和人际交往需求,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该镇宣传委员王备战介绍,“没事跳跳广场舞、打打太极拳,身体好了,精神也好了……。”每当夜幕降临,大彭镇夹河村文化广场上的音乐一响,村民就赶紧去“动一动”。同时,该镇还利用春节、端午节、青年节、儿童节等节假日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一系列节庆文化活动。2019年开展文化送村演出活动10余次,现场受众观众达5000余人次。

“美”,聚力开展“三三三”整治行动,扮靓美丽乡村颜值

大彭镇程庄村开展“三三三”整治行动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整治看变化,村庄美如画。为了提升村民居住环境,铜山区大彭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功能,调动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志愿活动,清扫村中道路、文化广场、清理清洁垃圾箱,党员干部亲自动手,带头拆除自家亲戚的违建,千家万户房前屋后得到有效整治,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共治。由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许多百姓,该镇专门组织志愿者进村入组走访宣传,该镇72支志愿服务队实行划片包区制度,走访到每一户百姓,向百姓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和目的”“改厕的标准和奖补政策”“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等,充分动员百姓参与进来,共同推进村庄“亮化、净化、美化、绿化、硬化”工程,共建美丽家园。

“爱”,守望相助共筑暖心家园,“一日一善”接力传递

大彭镇青年志愿者在彭政路开展志愿服务

2018年1月11日,铜山区大彭镇田巷村治保主任田世雨在该村志愿者微信群发起倡议,建立“一日一善”义捐平台,旨在宣扬善心善行,所得善款优先用于应急帮助本村的贫困学生、困难户、孤寡老人以及重大疾病人群。干好一件善事很平凡,但长年累月坚持下来天天干就不简单。活动开展至今已经两年多,从没间断过。今年3月6日,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田巷村的志愿者代表在田世雨的带领下,亲自把前一天义捐的3085.45元善款交到镇政府,为支持抗击疫情贡献微薄力量,向社会传递了爱的力量。如今,全镇14个行政村的文明实践站纷纷总结田巷村经验,自发建立“一日一善”义捐平台,让爱的音符接力传递。据悉,该镇还结合“邻里守望”、“扶弱助残”、“金晖助老”、“美在农家”、“牵手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上门拜访、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居家整理、公益帮扶等方式,常态化开展面对面、心连心的协调家庭邻里关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老人,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困难和问题,在全镇形成了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文明新风尚。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该镇还专门邀请徐州市牧原书法校长林红梅围绕“感恩、爱国、幸福、梦想”开展道德讲堂授课,持续培植辖区居民向上向善的家国情怀。

“兴”,培育新农民,振兴新农村

义安村村民岳增延在农园里精心管理夏黑葡萄

“现今国家政策好,经过培训,提高技术能力,再动动脑筋,在家门口种地不比外出打工挣得少。你看哈,好山好水好风光,一路向前奔小康,俺农民的生活城里人都羡慕哪!”今年5月27日,大彭镇义安村“技能型”村民岳増延的一番话颇有韵味,透着浓浓的乡愁诗意。如今,该镇像岳增延一样的新型农民不断涌现,数量逐年增加,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和先导力量,有力促进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等问题的解决,让农村“活”起来,让家乡“富”起来,让产业“旺”起来。

近年来,大彭镇突出以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等重点,向群众宣传理论政策、培训生产生活技能。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育,扶持培育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推动农民整体素质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同时,该镇坚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纳入政府工作十件实事来抓,积极构建一主多元的培训体系,创新参与式、互动式、分段式田间学校培育方法,坚持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大胆探索培育和激励机制,集成“创业引领”模式,从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与扶持新型职业农民自主创业、带动创业,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速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进程。通过培养重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一大批家庭农场、农业山庄、科技种植园采摘园、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经营者以及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从中涌现,给新农村新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引领农民增收致富,振兴农村经济。

用脚步丈量与群众的距离,用真心感受群众的关心,用行动践行文明实践的初心。截至目前,铜山区大彭镇网上注册志愿者246人,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参与活跃志愿者达20731人次,在全镇上下掀起了学习新思想、实践新思想、共建共享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的新热潮,一系列文明实践项目,让六万大彭人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