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市进一步提升地震预测预报水平
2020-05-14 10:29: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樊海涛)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常见自然灾害。给大地安装“听诊器”,进行实时科学监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我市地震监测工作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以来的“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台网建设全面铺开,台站数量成倍增长,观测手段逐渐丰富,观测技术不断提高,地震监测能力随之大幅提升。

“目前,全市各类观测台站达19个,仪器有36种类型共63台套。”市住建局地震监测预报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按徐州市陆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计算,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1个测项,其中测震台每千平方公里有2个,前兆台每百平方公里有1个,前兆测项每千平方公里有6个。同时还建成了市级信息节点1个,县级信息节点7个,市级指挥中心1个。

目前,我市确立了地震监测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功能齐全、覆盖全市的地震监测网络。测震台网台站平均间距达到20km,全市实现地震监测能力1.0级以上,地震速报实现“2分钟自动速报,5分钟修正速报,8分钟完成速报”。强震动台网台站平均间距达到30km,实现地震烈度速报和强震预警。地震前兆台网前兆信息监测与识别能力得到增强,地震预测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震后趋势判断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确保完成目标,我市地震监测工作将强化实效,科学完善地震监测体系。优化地震监测台网布局,加强地震前兆观测和流动观测,推进综合台建设,提高台站建设综合效能;立足质量,健全台网运行保障体系。提高台网数据产出稳定性、连续性和可用性。强化服务,规范监测预报产品体系。发展台网常规产出和震后快速产出能力,丰富地震监测预报公共服务产品种类,逐步推动地震趋势长期预测产品为普通公众服务;深化科研,努力提高科研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支撑性作用。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