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樊海涛)5月9日,在泉山区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指挥中心, LED显示大屏上755个网格的动态监控信息一目了然。值班人员给网格员马妍拨出视频电话,正在七里沟街道新泉佳苑小区走访的她,立即将巡查画面进行反馈展示:小区消防栓等设施完好,消防通道没有障碍……
今年以来,市消防救援支队充分发挥基层网格点多面广、熟悉辖区情况的优势作用,以基础管控为抓手,强化责任、健全机制、打牢基础、优化措施,全力打通消防监管执法“最后一公里”。
为健全日常规范的检查制度,该支队提请市政法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工作通知》,将网格员消防监督工作纳入其中,推行“网格化”消防巡防,重点对辖区列管的重点单位、“九小场所”及“三合一”场所开展消防巡查。并建立网格员与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的互通协作机制,通过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实现执法联动、灭火联勤、防火联防的工作闭环,形成“全网参与、一网多能 ”的工作格局。
为汇聚末端管控力量,我市完善“1+1+N”的网格监管工作机制,明确由1名消防监督员牵头,1名辖区派出所消防民警配合,各街道(乡镇、社区)网格员具体开展工作。目前全市共划分消防大网格87个、综合网格194个、子网格9628个。
全市194个综合网格按照要求建立专项档案台账,配备必要装备器材,实现基层网格消防工作的“三有三定”,即“有场所、有设备、有器材”和“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专业培训到位。将消防监督检查业务培训纳入网格员日常培训内容,累计培训网格员2850人次,不断提高网格员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宣传教育工作能力。
为提升信息化实战效能,该支队积极探索消防监管板块建设,依托市政法委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拓展“网格+消防”应用板块,研发了信息采集、数据管理、网格巡查、联动处置、研判分析5大模块和15项功能需求,规范网格员隐患巡查程序,简化系统操作流程。“针对每一项功能需求,设计简便实用的下拉式指导菜单,方便网格人员直接进行对照勾选、按需上传,把巡查数据具体化,把复杂工作简单化、把庞大工作小量化。”该支队负责人表示,消防信息化平台建设,将火灾风险预知预警、精准防控的水平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据悉,同步研发建筑基础信息库,组织网格员常态录入、更新建筑基本情况、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安全管理等信息,实现了社会单位基础信息与消防监督管理系统数据全面共享,自治与协同共治水平逐步提高。
今年以来,全市网格员结合火灾防控、打通“生命通道”等专项整治活动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通过错时检查、常态检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共开展集中排查1.3万余次,清理楼道杂物4.93万处,清理电动车充电5万余处,打通封闭消防车通道1845处。尤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每天组织民警、街道(社区、村)干部、网格员、物业和志愿者下沉网格、开展常态隐患梳清,构筑了火灾防控工作铜墙铁壁。